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1 大豆种子中脂肪酸组分和含量 | 第9-10页 |
1.2 诱变技术及其应用 | 第10-12页 |
1.3 大豆种子与脂肪酸合成代谢关键酶以及其相关基因 | 第12-13页 |
1.4 SNP标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8-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9页 |
3.1 EMS诱发大豆脂肪酸优良突变体的筛选 | 第25-31页 |
3.2 大豆GmFAD2基因的克隆 | 第31-38页 |
3.3 大豆GmFAD2 基因突变位点的筛选 | 第38-44页 |
3.4 GmFAD2-2A基因SNP标记的开发 | 第44-4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9-51页 |
4.1 EMS诱变条件的优化 | 第49页 |
4.2 诱变群体M2代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 第49-50页 |
4.3 大豆脂肪酸突变体资源的筛选 | 第50页 |
4.4 特异性引物中的错配碱基类型及位置对 SNP 标记开发及分型准确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表 | 第59-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