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材料单轴拉伸性能研究 | 第13-14页 |
1.2.3 纤维编织网与水泥基体的界面粘结特性研究 | 第14-16页 |
1.3 现阶段工作研究不足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9-29页 |
2.1 水泥基体 | 第19-21页 |
2.1.1 基体配合比 | 第19-20页 |
2.1.2 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20-21页 |
2.2 纤维编织网 | 第21-25页 |
2.2.1 纤维编织网几何参数 | 第21-22页 |
2.2.2 纤维编织网拉伸试验 | 第22-24页 |
2.2.3 纤维编织网力学参数 | 第24-25页 |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27页 |
2.3.1 模具 | 第25页 |
2.3.2 试件的制备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纤维编织网与水泥基体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 第29-47页 |
3.1 试验概况 | 第29-32页 |
3.1.1 试验简介 | 第29-30页 |
3.1.2 试验方案 | 第30-32页 |
3.2 拉拔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41页 |
3.2.1 纤维的埋置长度 | 第32-37页 |
3.2.2 纤维编织网的加载距离 | 第37-38页 |
3.2.3 纤维形式 | 第38-40页 |
3.2.4 纤维编织网的表面处理方式 | 第40-41页 |
3.2.5 试件厚度 | 第41页 |
3.3 拉拔行为分析 | 第41-42页 |
3.4 名义粘结强度计算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试验研究 | 第47-70页 |
4.1 单轴拉伸试验装置 | 第48-49页 |
4.2 试验概况 | 第49-51页 |
4.2.1 试验方案 | 第49-50页 |
4.2.2 加载方式 | 第50-51页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7页 |
4.3.1 水泥基体轴拉试验 | 第51页 |
4.3.2 粘砂试件单轴拉伸结果 | 第51-53页 |
4.3.3 未粘砂试件单轴拉伸结果 | 第53-55页 |
4.3.4 PVA基体试件单轴拉伸结果 | 第55-57页 |
4.4 单轴拉伸性能影响因素 | 第57-67页 |
4.4.1 配网率 | 第57-61页 |
4.4.2 纤维编织网表面处理形式 | 第61-64页 |
4.4.3 基体类型 | 第64-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五章 复合材料粘砂试件单轴拉伸全曲线模型研究 | 第70-80页 |
5.1 单轴拉伸过程中纤维网与基体粘结特性 | 第70-74页 |
5.1.1 线弹性阶段 | 第70-71页 |
5.1.2 多裂缝开展阶段 | 第71-73页 |
5.1.3 裂缝稳定阶段 | 第73-74页 |
5.2 粘砂试件单轴拉伸全曲线本构模型 | 第74-76页 |
5.2.1 线弹性阶段 | 第74页 |
5.2.2 多裂缝开展阶段 | 第74-75页 |
5.2.3 裂缝稳定阶段 | 第75页 |
5.2.4 破坏阶段 | 第75-76页 |
5.2.5 全曲线本构模型 | 第76页 |
5.3 计算模型与试验数据对比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