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1 水稻分蘖功能基因 | 第9-11页 |
·MOC1(mono culml) | 第10页 |
·OsTB1(orzay sative Teosinte branched 1) | 第10-11页 |
·D3基因 | 第11页 |
2 水稻无叶枕基因OsLG1 | 第11页 |
3 水稻microRNA | 第11-14页 |
·水稻miRNA的生物合成 | 第12-13页 |
·水稻miRNA的功能研究 | 第13-14页 |
4 水稻miRNA的鉴定和实验验证 | 第14-16页 |
·水稻miRNA的发现 | 第14-15页 |
·水稻miRNA的鉴定方法 | 第15-16页 |
·水稻miRNA的靶基因预测 | 第16页 |
5 miRNA的技术应用 | 第16页 |
6 展望与讨论 | 第16-18页 |
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水稻OsHYL1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19-37页 |
1 材料 | 第19-20页 |
·植物材料 | 第19-20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0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20页 |
·器材 | 第2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0-30页 |
·用TAIL-PCR方法定位OsHYL1基因 | 第20-21页 |
·Oshy1l突变体功能回复载体35S∷OsHYL1的构建 | 第21-22页 |
·OsHYL1-Promoter∷GUS载体构建 | 第22页 |
·amiRNA沉默OsHY1L基因载体OsHYL1-amiRNA构建 | 第22-24页 |
·PCR检验Oshyl1群体T-DNA插入 | 第24页 |
·Northern Blot杂交 | 第24-25页 |
·RT PCR检测OsHYL1表达变化 | 第25-26页 |
·CTAB法提取水稻DNA | 第26页 |
·Trizol法提取水稻RNA | 第26-27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7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7-28页 |
·连接产物和质粒转化 | 第28-29页 |
·提取质粒 | 第29页 |
·核酸回收纯化 | 第29页 |
·RNA反转录 | 第29-30页 |
·DNA纯化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Oshyl1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30-31页 |
·T-DNA插入位点的定位与Oshyl1群体鉴定 | 第31-32页 |
·构建转基因水稻相关载体 | 第32-33页 |
·OsHYL1的亚细胞定位 | 第33-34页 |
·RT-PCR检测 | 第34-35页 |
·Northern Blot检测 | 第3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Oshyl1的T-DNA插入定位 | 第35页 |
·amiRNA沉默OsHYL1基因 | 第35-36页 |
·Oshyl1 F2代群体的鉴定 | 第36页 |
·Northern检测 | 第36页 |
·存在问题与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水稻无叶枕基因克隆及分析 | 第37-44页 |
1 材料 | 第37-38页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试剂和器材 | 第37-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图位克隆 | 第38页 |
·GFP荧光定位 | 第38页 |
·农艺性状测量 | 第38-39页 |
·统计分析 | 第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Oslg1-3表型分析 | 第39-40页 |
·无叶枕突变体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 | 第40-41页 |
·无叶枕突变体基因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41页 |
·Oslg1-3突变体农艺性状及增产潜力的分析 | 第41-4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53页 |
附图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