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1 基因治疗的概述 | 第13-17页 |
1.1.1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发展 | 第13页 |
1.1.2 基因治疗的策略及基因递送的方法 | 第13-14页 |
1.1.3 基因载体的分类 | 第14-17页 |
1.2 细胞穿膜肽的概述 | 第17-18页 |
1.2.1 细胞穿膜肽的概念和常见种类 | 第17页 |
1.2.2 细胞穿膜肽的入胞机制 | 第17-18页 |
1.3 结肠癌的概述 | 第18-20页 |
1.3.1 结肠癌的发生机制 | 第18-19页 |
1.3.2 结肠癌的治疗现状及早期诊断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因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2 仪器 | 第20-21页 |
2.2.3 试剂配制 | 第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3.1 Man-PEI5K的合成 | 第21页 |
2.3.2 Man-PEI5K-CPP的合成 | 第21-22页 |
2.3.3 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 | 第22页 |
2.3.4 核磁共振氢谱检测 | 第22页 |
2.3.5 质粒的提取 | 第22-24页 |
2.3.6 复合物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7 琼脂糖凝胶电泳阻滞实验 | 第25页 |
2.3.8 复合物粒径和zeta电位的考察 | 第25页 |
2.3.9 复合物的体外稳定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2.3.10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2.4.1 材料的表征 | 第26-27页 |
2.4.2 复合物的表征 | 第27-28页 |
2.5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MAN-PEI5K-CPP/PDNA的体外评价 | 第30-42页 |
3.1 方法 | 第30-37页 |
3.1.1 试剂和仪器 | 第30-31页 |
3.1.2 溶液配制 | 第31-32页 |
3.1.3 细胞培养 | 第32-33页 |
3.1.4 细胞摄取实验 | 第33页 |
3.1.5 体外肿瘤球实验 | 第33-34页 |
3.1.6 细胞转染实验 | 第34页 |
3.1.7 载体和复合物的细胞毒性 | 第34-35页 |
3.1.8 肿瘤细胞凋亡测定 | 第35页 |
3.1.9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RAIL蛋白的表达 | 第35-37页 |
3.1.10 统计学分析 | 第3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3.2.1 细胞摄取实验 | 第37-38页 |
3.2.2 体外肿瘤球实验 | 第38-39页 |
3.2.3 细胞转染实验 | 第39页 |
3.2.4 细胞毒性和TRAIL蛋白的检测 | 第39-40页 |
3.3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MAN-PEI5K-CPP/PDNA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 第42-52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4.1.1 试剂和仪器 | 第42页 |
4.1.2 细胞及实验动物 | 第42页 |
4.1.3 肿瘤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4.1.4 体内分布实验 | 第43页 |
4.1.5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和组织甘露糖受体的表达 | 第43-45页 |
4.1.6 复合物在HCT116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上的药效学研究 | 第45-46页 |
4.1.7 免疫组化评价肿瘤组织TRAIL表达水平 | 第46页 |
4.1.8 复合物安全性评价 | 第46页 |
4.1.9 统计学分析 | 第46-4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4.2.1 复合物的体内分布 | 第47页 |
4.2.2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和组织甘露糖受体的表达 | 第47-48页 |
4.2.3 体内药效学研究 | 第48-49页 |
4.2.4 治疗后内脏病理学检查 | 第49-50页 |
4.2.5 免疫组化检测 | 第50-51页 |
4.3 小结 | 第51-52页 |
总结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