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开遴选考试录用制度研究--以汕头市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 第9-10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2. 论文的学理和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二) 文献回顾 | 第10-14页 |
1. 研究情况 | 第10-13页 |
2. 研究价值与局限性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3.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公务员公开遴选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 | 第16-24页 |
(一) 公务员公开遴选的概念特征 | 第16-18页 |
1. 公务员公开遴选的定义 | 第16-17页 |
2. 公务员公开遴选的特点 | 第17页 |
3. 公务员公开遴选的原则 | 第17-18页 |
(二) 我国公务员遴选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8-21页 |
1. 初步探索阶段 | 第18-19页 |
2. 试点运行阶段 | 第19-20页 |
3. 推行实施阶段 | 第20页 |
4. 健全完善阶段 | 第20-21页 |
(三) 汕头市公务员遴选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变革 | 第21-24页 |
1. 摸索尝试阶段 | 第21-22页 |
2. 贯彻执行阶段 | 第22-23页 |
3. 适度改进阶段 | 第23-24页 |
二、汕头市公务员公开遴选考试录用制度及现状 | 第24-32页 |
(一) 汕头市公务员公开遴选考试录用制度 | 第24-27页 |
1. 公务员公开遴选模式分析 | 第24-25页 |
2. 公务员公开遴选参与主体分析 | 第25-26页 |
3. 公务员公开遴选流程分析 | 第26-27页 |
(二) 公务员公开遴选考试录用制度的问题 | 第27-32页 |
1. 遴选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 第27-29页 |
2. 遴选考录环节不尽完善 | 第29页 |
3. 遴选考录方式不够科学 | 第29-32页 |
三、公务员公开遴选考试录用制度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40页 |
(一) 对公开遴选认识不足 | 第32-34页 |
1. 考录单位以用为本的意识不强 | 第32-33页 |
2. 遴选对象职业发展的意识不强 | 第33页 |
3. 基层部门顾全大局的意识不强 | 第33-34页 |
(二) 公开遴选体系不健全 | 第34-36页 |
1. 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 第34-35页 |
2. 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有待建立 | 第35-36页 |
3. 遴选绩效评价机制有待改进 | 第36页 |
(三) 公开遴选技术不完善 | 第36-40页 |
1. 需求分析技术水平不高 | 第37页 |
2. 人才测评技术水平不高 | 第37-38页 |
3. 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 | 第38-40页 |
四、完善公务员公开遴选考录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0-49页 |
(一) 提高对公务员公开遴选的认识 | 第40-43页 |
1. 树立“实绩优先”的遴选理念 | 第40-41页 |
2. 增强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规划 | 第41-42页 |
3. 加强公开遴选的政策宣传 | 第42-43页 |
(二) 健全公务员公开遴选体系 | 第43-46页 |
1. 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 | 第43-44页 |
2. 健全统筹合作协调遴选体系 | 第44-45页 |
3. 建立第三方评价监督机制 | 第45-46页 |
(三) 完善公务员公开遴选技术 | 第46-49页 |
1. 强化岗位分析的基础作用 | 第46-47页 |
2. 运用多元化人才测评技术 | 第47页 |
3. 加强遴选信息化系统建设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