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犯罪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基本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基本思路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集资诈骗罪构成要件解析 | 第12-19页 |
·集资诈骗罪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集资诈骗罪犯罪构成要件与犯罪形态 | 第13-19页 |
·主体特征 | 第13页 |
·主观方面特征 | 第13-16页 |
·客观方面特征 | 第16-17页 |
·客体要件 | 第17页 |
·集资诈骗罪犯罪形态 | 第17-19页 |
第3章 集资诈骗罪历史沿革及典型案件剖析 | 第19-29页 |
·集资诈骗罪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19-20页 |
·典型案件例举 | 第20-22页 |
·当前集资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 | 第22-24页 |
·集资诈骗犯罪行为的成因及社会危害性 | 第24-29页 |
·集资诈骗犯罪行为的成因 | 第24-26页 |
·集资诈骗犯罪行为的危害性 | 第26-29页 |
第4章 集资诈骗罪在认定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疑难点 | 第29-31页 |
·立法上的缺陷 | 第29页 |
·司法认定上的难点 | 第29-31页 |
·不特定对象问题的界定 | 第30页 |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数额的认定 | 第30页 |
·犯意转换的界定及—罪或数罪的认定 | 第30页 |
·中间人的定性与处理 | 第30-31页 |
第5章 防范与打击集资诈骗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 第31-40页 |
·立法上的完善 | 第31-32页 |
·司法审判上的完善 | 第32-34页 |
·对不特定对象的理解与认定 | 第32页 |
·对集资诈骗犯罪数额的理解与认定 | 第32-33页 |
·对犯意转换的界定及—罪或数罪的理解与认定 | 第33-34页 |
·居间介绍行为的定性与处理 | 第34页 |
·办理集资诈骗犯罪案件应遵循的工作要点 | 第34-37页 |
·完善防范与打击集资诈骗犯罪的综合治理机制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