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普希金文学创作中的醉酒与酒神精神

中文摘要第3页
摘要第4-8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现状第8-9页
        1.1.1 国外研究现状第8页
        1.1.2 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选题的目的第9-10页
        1.2.2 选题的意义第1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5 创新之处第11-12页
2 酒神精神概述第12-17页
    2.1 酒神的诞生第12页
    2.2 酒神精神的起源和概念第12-14页
        2.2.1 酒神精神的起源第12-13页
        2.2.2 酒神精神的概念第13-14页
    2.3 酒神精神的内涵第14-15页
        2.3.1 非理性主义第14页
        2.3.2 “积极悲观主义”人生观第14-15页
        2.3.3 享乐主义与自省精神第15页
        2.3.4 悲剧性第15页
    2.4 俄罗斯民族醉酒的原因第15-16页
    2.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3 普希金作品中的酒神精神——享乐主义第17-24页
    3.1 享乐主义的由来第17-18页
    3.2 享乐主义的表现第18-22页
    3.3 享乐主义的成因第22页
    3.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4 普希金作品中的酒神精神——自省精神第24-34页
    4.1 自省精神的由来第24页
    4.2 自省精神的表现第24-32页
    4.3 自省精神的成因第32-33页
    4.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5 普希金作品中的酒神精神——悲剧性第34-42页
    5.1 悲剧的内涵第34-35页
    5.2 普希金的悲剧文学第35-41页
        5.2.1 普希金悲剧创作的背景第36页
        5.2.2 普希金作品中悲剧性的表现第36-41页
    5.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黑暗的左手》的解构主义研究
下一篇:原型批评视野下的愚者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