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北地区杨坝剖面震旦系灯影组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12页
        1.2.1 海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油气包裹体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四川盆地灯影组储层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3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3-14页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4-16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6-19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16-17页
    2.2 区域地层特征第17-19页
第3章 震旦系地层划分及岩石学特征第19-28页
    3.1 灯影组地层划分第19页
    3.2 杨坝观察和实测剖面特征第19-23页
        3.2.1 观察剖面第19-20页
        3.2.2 实测剖面第20-23页
    3.3 杨坝灯影组岩石类型及特征第23-28页
第4章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第28-37页
    4.1 储层孔隙类型第28-32页
        4.1.1 原生孔隙第28页
        4.1.2 次生孔隙第28-32页
    4.2 储层物性特征第32-33页
    4.3 储层孔隙的控制因素第33-37页
        4.3.1 成岩后生作用第34-36页
        4.3.2 构造破裂作用第36页
        4.3.3 综合因素讨论第36-37页
第5章 震旦系灯影组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第37-48页
    5.1 流体充注特征第37-39页
    5.2 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第39-42页
        5.2.1 流体包裹体特征第39-41页
        5.2.2 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第41-42页
    5.3 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2-48页
        5.3.1 锶、碳、氧同位素特征第43-46页
        5.3.2 储层流体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第46-48页
第6章 震旦系灯影组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第48-57页
    6.1 烃源岩特征第48-51页
        6.1.1 烃源岩类型及分布特征第48-49页
        6.1.2 烃源岩热演化第49-51页
    6.2 油气充注期次及输导系统第51页
    6.3 古油气藏形成与破坏第51-57页
        6.3.1 古油气藏沥青特征第51-54页
        6.3.2 油气成藏过程第54-57页
结论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5-66页
附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序级断层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地震资料的有效信息增强与流体响应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