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基于荧光报告载体的农杆菌atu5117基因启动子表达调控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8页
    1.1 农杆菌简介第10-14页
        1.1.1 农杆菌是一种植物病原菌第10-11页
        1.1.2 农杆菌的Ti质粒与趋化性第11-12页
        1.1.3 农杆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2-14页
    1.2 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运过程第14-20页
        1.2.1 植物化学信号的感知和致毒蛋白的诱导第14-16页
        1.2.2 T-DNA的加工第16-17页
        1.2.3 农杆菌在植物表面的吸附第17-18页
        1.2.4 T-复合物整合进入植物基因组第18-19页
        1.2.5 T-DNA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第19-20页
    1.3 农杆菌atu5117基因第20-23页
        1.3.1 atu5117基因和与农杆菌T-DNA转运的关系第20-22页
        1.3.2 影响农杆菌T-DNA转运的外界因素第22-23页
            1.3.2.1 酚类物质的影响第22页
            1.3.2.2 pH值的影响第22-23页
            1.3.2.3 温度的影响第23页
    1.4 荧光定量方法第23-26页
        1.4.1 荧光报告基因第23-24页
        1.4.2 双荧光指示载体构建第24-25页
        1.4.3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第25-26页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8-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8-31页
        2.1.1 菌株、质粒、引物第28-29页
        2.1.2 试剂、培养基、配方第29-30页
        2.1.3 工具酶和试剂盒第30页
        2.1.4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 实验方法第31-36页
        2.2.1 双荧光指示载体pUCA19-GFP/RFP的构建第31-34页
            2.2.1.1 载体pUCA19的制备与酶切第31页
            2.2.1.2 atu5117启动子-gfp段和atu3617启动子-rfp片段的构建第31-33页
            2.2.1.3 载体pUCA19与atu5117启动子-gfp和atu3617启动子-rfp连接第33页
            2.2.1.4 载体启动子的去除第33-34页
            2.2.1.5 重组载体pUCA19-GFP/RFP的鉴定第34页
        2.2.2 双荧光载体质粒中荧光蛋白的表达第34页
        2.2.3 不同生长条件对农杆菌atu5117基因启动子表达调控的影响第34-35页
        2.2.4 荧光定量检测第35-36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36-55页
    3.1 双荧光指示载体pUCA19-GFP/RFP的构建第36-40页
        3.1.1 重组载体pUCA19-GFP/RFP片段大小的酶切鉴定第37页
        3.1.2 基因测序鉴定第37-38页
        3.1.3 荧光蛋白的表达和鉴定第38-40页
    3.2 荧光蛋白表达量与荧光强度的关系第40-43页
        3.2.1 游离荧光蛋白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第40页
        3.2.2 菌体内荧光蛋白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第40-43页
    3.3 农杆菌atu5117基因启动子的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调控情况第43-48页
        3.3.1 大肠杆菌的生长时间对农杆菌atu5117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情况第43-45页
        3.3.2 不同生长条件对atu5117基因启动子在异源表达体系中启动活性的影响第45-48页
    3.4 农杆菌中atu5117基因启动子的表达调控第48-55页
        3.4.1 生长时间对atu5117基因启动子在GMI9017菌株中启动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3.4.2 生长时间对atu5117基因启动子在GMI9017Δ2菌株中启动活性的影响第49-51页
        3.4.3 不同生长条件对农杆菌中atu5117基因启动子启动活性的影响第51-55页
第四章 实验讨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鲁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2个O78分离株致病性的研究
下一篇:OsRACK1抗干旱/盐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