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水污染 | 第9-14页 |
1.2.1 水污染状况 | 第9-11页 |
1.2.2 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4页 |
1.2.2.1 物理法 | 第11-12页 |
1.2.2.2 生物法 | 第12页 |
1.2.2.3 化学法 | 第12-14页 |
1.3 光催化 | 第14-18页 |
1.3.1 光催化技术的发展 | 第14页 |
1.3.2 光催化原理 | 第14-15页 |
1.3.3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第15-18页 |
1.3.3.1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 第16-17页 |
1.3.3.2 光催化制氢 | 第17-18页 |
1.4 光催化材料的改性技术 | 第18-22页 |
1.4.1 离子掺杂 | 第18-19页 |
1.4.2 贵金属沉积 | 第19-20页 |
1.4.3 复合半导体 | 第20-21页 |
1.4.4 分级结构 | 第21-22页 |
1.5 卤氧铋光催化剂的简介 | 第22-24页 |
1.5.1 卤氧铋光催化剂的结构 | 第22-23页 |
1.5.2 卤氧铋光催化剂的主要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1.5.2.1 水热法 | 第23页 |
1.5.2.2 溶胶-凝胶法 | 第23页 |
1.5.2.3 水解法 | 第23-24页 |
1.5.2.4 高温固相法 | 第24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Fe_2O_3/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37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 | 第27-30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3 催化剂表征手段 | 第29-30页 |
2.2.3.1 扫描电镜(SEM) | 第29页 |
2.2.3.2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9页 |
2.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29-30页 |
2.2.3.4 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BET) | 第30页 |
2.2.4 催化剂活性测试方法 | 第30页 |
2.3 xFe/yBi复合光催化剂的特征 | 第30-37页 |
第三章 Fe_2O_3/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第37-46页 |
3.1 降解水中单独染料 | 第37-39页 |
3.2 降解水中混合染料 | 第39-44页 |
3.4 xFe/yBi复合催化剂的降解机理 | 第44-45页 |
3.5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4.1 总结 | 第46页 |
4.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