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环丙沙星(CIP)及其使用现状 | 第11-13页 |
1.1.1 环丙沙星(CIP)简介 | 第11-12页 |
1.1.2 环丙沙星的合成 | 第12页 |
1.1.3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Ns)使用现状 | 第12-13页 |
1.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Ns)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状 | 第13-15页 |
1.2.1 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Ns)的主要来源 | 第13-14页 |
1.2.2 环丙沙星(CIP)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1.3 氟诺酮类抗生素(FQNs)对人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 第15-17页 |
1.3.1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N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15-16页 |
1.3.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Ns)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 第16-17页 |
1.4 污水中环丙沙星(CIP)的截留与去除 | 第17页 |
1.5 含环丙沙星(CIP)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效果 | 第17-19页 |
1.6 去除环丙沙星(CIP)废水的新方法 | 第19页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两种污泥对环丙沙星的吸附与降解 | 第21-39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1.1 实验污泥 | 第21-22页 |
2.1.2 药品和仪器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2.1 两种灭活污泥对环丙沙星吸附实验 | 第23页 |
2.2.2 吸附平衡试验 | 第23页 |
2.2.3 MLSS对环丙沙星吸附量的影响实验 | 第23页 |
2.2.4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第23-24页 |
2.2.5 灭活污泥与活性污泥吸附环丙沙星对照试验 | 第24页 |
2.3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4-25页 |
2.3.1 环丙沙星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页 |
2.3.3 水质指标测定 | 第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8页 |
2.4.1 两种灭活活性污泥对环丙沙星(CIP)的吸附平衡时间 | 第25-27页 |
2.4.2 MLSS对环丙沙星吸附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3 不同温度下灭活污泥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情况 | 第28-30页 |
2.4.4 等温吸附线 | 第30-33页 |
2.4.5 活性污泥对环丙沙星的降解性能 | 第33-35页 |
2.4.6 环丙沙星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 第35-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环丙沙星对SBR反应器去除COD_(Cr)效能的影响 | 第39-51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第39-40页 |
3.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0-4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3.2.1 SBR反应器启动 | 第42-44页 |
3.2.2 SBR反应器运行 | 第44-48页 |
3.2.3 SBR反应器COD_(Cr)去除效能的恢复 | 第48-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4.1 结论 | 第51-52页 |
4.2 创新点 | 第52-53页 |
4.3 实验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