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农村地区人体热适应与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适应性人体热舒适 | 第12-13页 |
1.2.2 适应性热舒适的形式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5-17页 |
1.4 论文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吐鲁番地区气候特征与民居 | 第19-25页 |
2.1 吐鲁番地区概述 | 第19页 |
2.2 吐鲁番气候分析 | 第19-21页 |
2.2.1 太阳辐射 | 第19页 |
2.2.2 温度 | 第19-20页 |
2.2.3 相对湿度 | 第20-21页 |
2.2.4 降水 | 第21页 |
2.3 吐鲁番热工分区 | 第21-22页 |
2.4 吐鲁番民居简介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体热适应性研究 | 第25-31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25页 |
3.2 人体舒适度指标的选取 | 第25页 |
3.3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第25-28页 |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26页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26-27页 |
3.3.3 各因素权重计算 | 第27页 |
3.3.4 一致性检验 | 第27-28页 |
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热舒适评判 | 第28-30页 |
3.4.1 指标权重确定 | 第28-29页 |
3.4.2 讨论和分析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吐鲁番农村地区热舒适调研分析 | 第31-54页 |
4.1 春季人体热适应性研究 | 第31-38页 |
4.1.1 调研基本情况 | 第31-34页 |
4.1.2 人体热舒适状况 | 第34-35页 |
4.1.3 人体热适应分析 | 第35-38页 |
4.2 夏季人体热适应性研究 | 第38-45页 |
4.2.1 调研基本情况 | 第38-40页 |
4.2.2 人体热舒适状况 | 第40-41页 |
4.2.3 人体热适应分析 | 第41-45页 |
4.3 冬季人体热适应性研究 | 第45-48页 |
4.3.1 调研基本情况 | 第45-46页 |
4.3.2 人体热舒适状况 | 第46-47页 |
4.3.3 人体热适应分析 | 第47-48页 |
4.4 热反应的季节性适应 | 第48-50页 |
4.4.1 季节性的生理适应 | 第48-49页 |
4.4.2 季节性的行为适应 | 第49页 |
4.4.3 季节性的心理适应 | 第49-50页 |
4.5 基于现场调查的热舒适标准 | 第50-52页 |
4.5.1 人体热中性温度 | 第50-51页 |
4.5.2 与其它地区的对比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吐鲁番农村地区的建筑节能优化 | 第54-66页 |
5.1 建筑物理测试研究 | 第54-56页 |
5.2 建筑节能模拟研究 | 第56-63页 |
5.2.1 建模与设置参数 | 第56-58页 |
5.2.2 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 第58页 |
5.2.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3页 |
5.3 热环境优化策略 | 第63-65页 |
5.3.1 整体内向的空间观 | 第64页 |
5.3.2 水空间改善微气候 | 第64页 |
5.3.3 阴影空间作为核心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A | 第75-77页 |
附录B | 第77-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