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文化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土民宿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引言 | 第11-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课题来源 | 第11页 |
2.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研究目的 | 第13页 |
2.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文化人类学概述 | 第13-14页 |
2.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民宿的起源 | 第15-16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3.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五)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19-21页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2.创新点 | 第19-20页 |
3.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二、相关理论研究及概念界定 | 第21-31页 |
(一)同源文化 | 第21-22页 |
1.同源的文化历史 | 第21页 |
2.共同的发展目标 | 第21-22页 |
(二)中国乡土民居概述 | 第22-27页 |
1.乡土民居的分布及特征 | 第22-24页 |
2.乡土民居的现状及发展 | 第24-25页 |
3.文化人类学与乡土民居 | 第25-27页 |
(三)中国乡土民宿概况 | 第27-31页 |
1.乡土民宿的概述 | 第27-29页 |
2.乡土民宿的发展及现状 | 第29页 |
3.文化人类学与乡土民宿设计 | 第29-31页 |
三、大陆乡土民宿发展的文化人类学特征 | 第31-38页 |
(一)大陆乡土民宿的发展及特征 | 第31-33页 |
1.大陆乡土民宿的成因 | 第31页 |
2.大陆乡土民宿的发展 | 第31-32页 |
3.大陆乡土民宿的特征 | 第32-33页 |
(二)大陆乡土民宿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33-37页 |
1.价值观念的困惑 | 第33-34页 |
2.设计思想的模糊 | 第34-35页 |
3.设计形式的混乱 | 第35-36页 |
4.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 | 第36-37页 |
(三)小节 | 第37-38页 |
四、台湾乡土民宿发展的文化人类学特征 | 第38-44页 |
(一)台湾乡土民宿 | 第38-40页 |
1.乡土民宿定义 | 第38页 |
2.台湾乡土民宿的起源及发展 | 第38-39页 |
3.台湾乡土民宿的分布及特征 | 第39-40页 |
(二)台湾乡土民宿的成熟及文化传承 | 第40-43页 |
1.设计定位与文化观念 | 第40-41页 |
2.建筑空间与生活方式 | 第41-42页 |
3.装饰语言与文化理想 | 第42-43页 |
(三)小节 | 第43-44页 |
五、同源文化背景下的两岸乡土民宿设计比较研究 | 第44-62页 |
(一)乡土民宿的设计目标 | 第44-50页 |
1.民宿设计与文化立意 | 第44-46页 |
2.民宿设计与生活追求 | 第46-48页 |
3.民宿设计与文化理想 | 第48-50页 |
(二)乡土民宿设计的逻辑方法 | 第50-52页 |
1.从文化观念到生活方式 | 第50-51页 |
2.从生活方式到空间规划 | 第51页 |
3.从文化理想到形式语言 | 第51-52页 |
(三)大陆乡土民宿设计的借鉴性 | 第52-61页 |
1.确立文化目标 | 第52-56页 |
2.明确设计逻辑 | 第56-58页 |
3.设计形式的创新 | 第58-59页 |
4.经验总结 | 第59-61页 |
(四)小节 | 第61-62页 |
六、“山田半亩”乡土民宿设计实践 | 第62-86页 |
(一)基址调研、分析及定位 | 第62-67页 |
1.区位概况 | 第62页 |
2.交通区位分析 | 第62-63页 |
3.气候条件分析 | 第63-64页 |
4.建筑现状分析 | 第64-65页 |
5.基址周边环境分析 | 第65页 |
6.植被分析 | 第65-66页 |
7.旅游资源分析 | 第66页 |
8.客源市场分析 | 第66-67页 |
9.优劣势分析 | 第67页 |
(二)设计方案及调整 | 第67-73页 |
1.设计定位 | 第67-68页 |
2.设计原则 | 第68页 |
3.设计构思 | 第68-69页 |
4.规划总平面 | 第69页 |
5.功能分区 | 第69-70页 |
6.交通组织 | 第70页 |
7.服务设施 | 第70-71页 |
8.竖向设计 | 第71页 |
9.水体设计 | 第71-72页 |
10.铺装设计 | 第72页 |
11.植物配置 | 第72页 |
12.景观小品 | 第72-73页 |
(三)设计图纸、说明及效果表现 | 第73-86页 |
1.“山田半亩”主体建筑设计 | 第73-79页 |
2.“山田半亩”设计效果图表现 | 第79-86页 |
注释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