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IGBT的概述 | 第10-11页 |
1.2 电源的分类 | 第11页 |
1.3 开关电源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IGBT的基本结构及驱动保护原理 | 第14-25页 |
2.1 IGBT的基本结构 | 第14页 |
2.2 IGBT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2.1 IGBT的导通 | 第14-15页 |
2.2.2 IGBT的关断原理 | 第15页 |
2.3 IGBT的基本特性 | 第15-19页 |
2.3.1 静态特性 | 第15-17页 |
2.3.2 开通损耗与关断损耗 | 第17-19页 |
2.4 门极驱动电路设计方法 | 第19-21页 |
2.4.1 驱动条件与主要特性的关系 | 第19-20页 |
2.4.2 驱动电流 | 第20-21页 |
2.5 IGBT保护及过压产生机理 | 第21-24页 |
2.5.1 过流及短路保护 | 第21-22页 |
2.5.2 IGBT关断尖峰电压产生过程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现有的过压保护技术 | 第25-34页 |
3.1 缓冲电路 | 第25-31页 |
3.1.1 常见的缓冲电路 | 第25-26页 |
3.1.2 仿真比较 | 第26-31页 |
3.2 有源钳位电路 | 第31-33页 |
3.2.1 原理分析 | 第31-32页 |
3.2.2 仿真分析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DVRC电路的建模与仿真 | 第34-51页 |
4.1 IGBT的建模 | 第34-40页 |
4.1.1 IGBT的一般仿真模型 | 第34-35页 |
4.1.2 基于saber软件的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5-40页 |
4.2 动态电压上升控制电路的仿真 | 第40-50页 |
4.2.1 使用的主要元器件介绍 | 第40-41页 |
4.2.2 DVRC电路的原理分析 | 第41-44页 |
4.2.3 仿真分析 | 第44-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新型DVRC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第51-70页 |
5.1 电流放大器的设计 | 第51-55页 |
5.1.1 改进型的达林顿电路 | 第51-53页 |
5.1.2 仿真分析 | 第53-55页 |
5.2 新型DVRC电路的硬件设计 | 第55-67页 |
5.2.1 电感设计及模拟过压电路设计 | 第56-61页 |
5.2.2 输入整流电路和IGBT的选择 | 第61-62页 |
5.2.3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62-64页 |
5.2.4 新型DVRC过压保护部分电路的硬件设计 | 第64-65页 |
5.2.5 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65-67页 |
5.3 新型DVRC电路控制器的解决方案 | 第67-69页 |
5.3.1 总体方案 | 第67-68页 |
5.3.2 DSP选择与使用 | 第68-69页 |
5.3.3 程序设计 | 第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试验过程及结果 | 第70-77页 |
6.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70-71页 |
6.2 初步试验及分析 | 第71-74页 |
6.3 进一步改进后得实验及其结果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