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12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 第15-18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5页 |
2.2 地质特征 | 第15-17页 |
2.3 地球物理特征 | 第17页 |
2.4 以往的地质工作 | 第17-18页 |
3 槽波波场特性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29页 |
3.1 槽波地震勘探原理 | 第18-19页 |
3.2 典型煤层模型中槽波特征的理论计算分析 | 第19-20页 |
3.3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槽波波场特性 | 第20-23页 |
3.3.1 煤层厚度变化与频散曲线的关系 | 第20页 |
3.3.2 夹矸厚度变化与频散曲线的关系 | 第20-22页 |
3.3.3 煤层中发育不同类型断层下的槽波反射特征 | 第22页 |
3.3.4 不同速度分量的槽波波场特性 | 第22-23页 |
3.4 槽波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7页 |
3.4.1 CT成像技术 | 第23-26页 |
3.4.2 多次滤波技术 | 第26-27页 |
3.5 槽波地震资料的解释原则 | 第27-29页 |
4 研究区的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 | 第29-36页 |
4.1 研究区透射槽波的试验工作 | 第29-31页 |
4.1.1 试验目的 | 第29页 |
4.1.2 激发、接收条件及噪声分析 | 第29-30页 |
4.1.3 药量试验 | 第30页 |
4.1.4 试验结论 | 第30-31页 |
4.2 槽波数据采集方法 | 第31-33页 |
4.2.1 槽波探测观测系统设计 | 第31-32页 |
4.2.2 井下施工方法 | 第32-33页 |
4.3 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 | 第33-36页 |
4.3.1 工作量完成情况 | 第33页 |
4.3.2 数据质量评价 | 第33-36页 |
5 透射槽波数据处理与解释 | 第36-53页 |
5.1 槽波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 | 第36-45页 |
5.1.1 透射槽波数据分析和属性提取 | 第36-37页 |
5.1.2 原始地震记录分析 | 第37-38页 |
5.1.3 频散分析 | 第38-39页 |
5.1.4 槽波地震数据成果分析 | 第39-45页 |
5.2 透射槽波勘探成果 | 第45-46页 |
5.3 研究成果的验证 | 第46-49页 |
5.4 小结 | 第49-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页 |
Ⅰ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
Ⅱ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生产项目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