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流域水供给服务的供需平衡与空间流动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研究 | 第13-15页 |
1.2.2 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研究 | 第15-17页 |
1.2.3 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研究 | 第17-19页 |
1.2.4 水供给服务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2.5 文献评述与总结 | 第21-22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5-3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5-27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5-26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26页 |
2.1.3 气象与水文 | 第26页 |
2.1.4 植被与土壤 | 第26-27页 |
2.2 数据来源与野外调研 | 第27-31页 |
2.2.1 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2.2.2 野外调研 | 第28-31页 |
第3章 水供给服务供需平衡与空间流动模型的构建 | 第31-43页 |
3.1 水供给服务供给模型 | 第31-39页 |
3.1.1 SWAT模型算法 | 第31-32页 |
3.1.2 数据处理与入库 | 第32-37页 |
3.1.3 模型的率定、验证 | 第37-39页 |
3.2 水需求服务模型 | 第39-41页 |
3.3 供需平衡与空间流动模型 | 第41-43页 |
第4章 水供给服务的供需分析与空间流动模拟 | 第43-55页 |
4.1 水供给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43-45页 |
4.2 水需求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45-47页 |
4.3 供需平衡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47-49页 |
4.4 空间流动模拟与范围界定 | 第49-55页 |
第5章 水供给服务的供需空间流动预测模拟 | 第55-73页 |
5.1 LCM模型构建及延河流域土地利用预测 | 第55-64页 |
5.1.1 模型原理 | 第55-56页 |
5.1.2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 | 第56-60页 |
5.1.3 模拟精度检验 | 第60-62页 |
5.1.4 2050年土地利用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5.2 未来水供给服务流动的空间格局研究 | 第64-71页 |
5.2.1 未来水供给的模拟与空间分析 | 第64-65页 |
5.2.2 未来水需求的模拟与空间分析 | 第65-67页 |
5.2.3 未来供需平衡与空间流动模拟 | 第67-71页 |
5.3 基于延河流域水供给服务的政策建议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3-7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6.2 讨论 | 第74-77页 |
6.2.1 水供给服务供给量的评估与预测 | 第74-75页 |
6.2.2 水供给服务需求量的评估与预测 | 第75-76页 |
6.2.3 水供给服务供需及流动研究的尺度问题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