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集成式收发机芯片AD9371射频系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移动通信研究背景第11-15页
    1.2 移动通信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1 高频段传输技术第15页
        1.2.2 新型多天线传输技术第15-16页
        1.2.3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第16页
        1.2.4 密集网络技术第16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6-19页
第二章 射频收发机结构分析和设计第19-29页
    2.1 射频接收机结构第19-24页
        2.1.1 超外差接收机结构第19-21页
        2.1.2 镜像抑制第21-22页
        2.1.3 直接变频接收机结构第22-23页
        2.1.4 低中频接收机结构第23页
        2.1.5 数字中频接收机第23-24页
    2.2 射频发射机结构第24-26页
        2.2.1 直接变频发射机第24-25页
        2.2.2 两次变频发射机第25-26页
        2.2.3 直接调制发射机第26页
    2.3 收发机系统第26-29页
第三章 射频收发机系统设计第29-49页
    3.1 AD9371性能分析第29-32页
        3.1.1 发射机链路分析第30页
        3.1.2 接收机链路分析第30-31页
        3.1.3 观测接收机链路分析第31页
        3.1.4 嗅探接收机链路分析第31-32页
        3.1.5 本振和时钟模块分析第32页
    3.2 设计指标分析第32-37页
        3.2.1 噪声系数第33页
        3.2.2 接收灵敏度第33-34页
        3.2.3 三阶截断点和1dB压缩点第34-36页
        3.2.4 误差矢量幅度第36页
        3.2.5 相邻信道功率比第36-37页
    3.3 射频前端设计第37-42页
        3.3.1 芯片选型分析第37-42页
    3.4 时钟管理和电源管理第42-44页
        3.4.1 外部参考时钟第42-43页
        3.4.2 Sysref系统参考信号第43-44页
    3.5 电源管理第44-46页
        3.5.1 AD9371电源管脚分析第44-45页
        3.5.2 上电顺序第45页
        3.5.3 电源器件选型第45-46页
    3.6 整体框架设计第46-49页
第四章 收发机系统测试第49-69页
    4.1 接收前端和发射前端性能测量第49-50页
        4.1.1 接收前端链路测量第49-50页
        4.1.2 发射前端链路测量第50页
    4.2 接收机噪声系数测量第50-53页
        4.2.1 噪声系数测量方案一第51-52页
        4.2.2 噪声系数测量方案二第52-53页
    4.3 接收机灵敏度第53页
    4.4 接收机边带抑制与载波抑制测量第53-54页
    4.5 接收机输入截断点IIP3测量第54-55页
    4.6 发射机平坦度第55-56页
    4.7 发射机输出截断点OIP3和IMD3测量第56-57页
    4.8 发射机相邻信道泄露比第57-58页
    4.9 发射机载波抑制第58页
    4.10 发射机边带抑制第58-59页
    4.11 发射机带外杂散第59-60页
    4.12 接收机和发射机整体性能测试第60-69页
        4.12.1 Rx->Tx矢量误差幅度EVM测试第60-64页
        4.12.2 TDD模式下切换时间测量第64-65页
        4.12.3 系统指标综合第65-66页
        4.12.4 实物与测试环境第66-6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5.1 文章总结第69页
    5.2 内容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个人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准光复合镜/腔测量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Appium的手机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