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20页 |
1.2.1 磷脂的结构与性能 | 第9-11页 |
1.2.2 磷脂的改性方法 | 第11-14页 |
1.2.3 磷脂改性聚合物膜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4 防粘附机理 | 第16-20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20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环氧化卵磷脂和基膜以及涂料基液的制备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2.3 卵磷脂的环氧化改性 | 第24-27页 |
2.2.4 基膜的电晕处理 | 第27页 |
2.2.5 涂料基液的配制 | 第27页 |
2.3 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2.3.1 环氧化卵磷脂的碘值测定 | 第27页 |
2.3.2 环氧化卵磷脂的环氧值测定 | 第27页 |
2.3.3 PET基膜的表面张力测定 | 第27页 |
2.3.4 涂料基液的粘度测定 | 第27-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2.4.1 催化剂用量对环氧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2 反应温度对环氧值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3 乙酸用量对环氧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4 过氧化氢用量对环氧值的影响 | 第31页 |
2.4.5 环氧化卵磷脂较佳的工艺条件 | 第31-32页 |
2.4.6 电晕强度对PET基膜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7 PVA浓度对涂料基液粘度的影响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含卵磷脂与聚四氟乙烯的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4-48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35页 |
3.2.3 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3.2.4 涂料和涂层的制备 | 第36-37页 |
3.3 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3.3.1 接触角测试 | 第37页 |
3.3.2 涂层附着力测试 | 第37页 |
3.3.3 自清洁测试 | 第37页 |
3.3.4 稳定性测试 | 第37页 |
3.3.5 表面形貌表征 | 第37-3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3.4.1 PTFE NPs的用量对涂层阻油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2 环氧化卵磷脂的用量对涂层阻油性的影响 | 第39页 |
3.4.3 PVA的用量对涂层阻油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4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 第40-41页 |
3.4.5 PTFE NPs对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6 附着力测试分析 | 第42-43页 |
3.4.7 自清洁性测试分析 | 第43-44页 |
3.4.8 稳定性测试分析 | 第44-45页 |
3.4.9 聚乙烯醇/卵磷脂/聚四氟乙烯涂层作用机理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卵磷脂紫外交联改性聚乙烯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8-61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8-50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50页 |
4.2.3 单因素实验 | 第50页 |
4.2.4 正交实验 | 第50-51页 |
4.3 性能测试 | 第51-53页 |
4.3.1 表面形貌表征 | 第51页 |
4.3.2 亲水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4.3.3 持久性测试 | 第52页 |
4.3.4 抗蛋白粘附实验 | 第52-5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4.4.1 光引发剂无水乙醇溶液浓度对改性PE膜亲水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2 卵磷脂无水乙醇溶液浓度对改性PE膜亲水性的影响 | 第54页 |
4.4.3 紫外光照时间对改性PE膜亲水性的影响 | 第54页 |
4.4.4 真空干燥时间对改性PE膜亲水性的影响 | 第54页 |
4.4.5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 第54-56页 |
4.4.6 表面形貌分析 | 第56-57页 |
4.4.7 持久性测试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4.4.8 抗蛋白粘附测试分析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5.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