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港和诸暨港竞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货物多式联运研究 | 第17-18页 |
2.1.1 多式联运体系研究 | 第17-18页 |
2.1.2 多式联运的运输选择和路径优化研究 | 第18页 |
2.2 港口辐射范围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3 港口竞合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2.3.1 港口竞合的必要性研究 | 第19-20页 |
2.3.2 港口竞合方法的研究 | 第20-21页 |
2.3.3 港口竞争与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2.4 研究评述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港口相关因素分析 | 第25-37页 |
3.1 港口辐射范围 | 第25-28页 |
3.2 港口供需分析 | 第28-31页 |
3.2.1 港口供给分析 | 第28-29页 |
3.2.2 港口需求分析 | 第29-31页 |
3.3 需求预测 | 第31-32页 |
3.4 港口竞争分析 | 第32-34页 |
3.4.1 港口竞争因素 | 第32-33页 |
3.4.2 竞争产生的问题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4 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37-45页 |
4.1 博弈论方法概述 | 第37-39页 |
4.1.1 博弈论的概念 | 第37-38页 |
4.1.2 经典博弈模型概述 | 第38-39页 |
4.2 港口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39-44页 |
4.2.1 博弈模型假设 | 第39-41页 |
4.2.2 模型分析 | 第41-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兰溪港与诸暨港实例分析 | 第45-69页 |
5.1 兰溪港与诸暨港发展现状 | 第45-56页 |
5.1.1 两大港口基本情况 | 第45-46页 |
5.1.2 港口辐射范围分析 | 第46-48页 |
5.1.3 经济腹地重要城市现状 | 第48-53页 |
5.1.4 竞争现状分析 | 第53-56页 |
5.2 腹地货量预测 | 第56-59页 |
5.2.1 进出口额预测 | 第56-58页 |
5.2.2 进出口货量预测 | 第58-59页 |
5.3 博弈模型的应用 | 第59-63页 |
5.4 竞合模式分析 | 第63-65页 |
5.5 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5.6 策略建议 | 第66-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