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 研究结构、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一、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理论阐述 | 第15-26页 |
(一) “独立”的发生与实现 | 第15-18页 |
1.“独立”发生的社会语境 | 第15-16页 |
2.“独立”的实现途径 | 第16-18页 |
(二)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梳理 | 第18-22页 |
1.初生期(1987——1994) | 第18-20页 |
2.勃兴期(1994——1999) | 第20-21页 |
3.流变期(1999——至今) | 第21-22页 |
(三)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类型分析 | 第22-26页 |
1.非主流类 | 第22-23页 |
2.历史类 | 第23-24页 |
3.人类学类 | 第24页 |
4.实验类 | 第24-26页 |
二、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纪录精神概括及成因溯源 | 第26-35页 |
(一)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纪录精神 | 第26-31页 |
1.独立精神 | 第26-28页 |
2.人文精神 | 第28-29页 |
3.伦理精神 | 第29-30页 |
4.匠人精神 | 第30-31页 |
(二) 中国独立纪录片纪录精神形成的原因溯源 | 第31-35页 |
1.纪实主义美学的影响 | 第31页 |
2.中国转型现实的熏染 | 第31-32页 |
3.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 | 第32-33页 |
4.“士”的精神传承 | 第33-35页 |
三、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存在问题和发扬纪录精神的当代意义 | 第35-41页 |
(一)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存在问题 | 第35-37页 |
1.影像质量粗粝 | 第35-36页 |
2.纪录伦理失范 | 第36页 |
3.创作心态失衡 | 第36-37页 |
(二) 发扬纪录精神的当代意义 | 第37-41页 |
1.消弥媒介话语强权,还原多义现实空间 | 第37-38页 |
2.重塑文人精神,打造文化精品 | 第38-39页 |
3.回溯纪录精神,继续推进中国纪录片的现代性进程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