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红壤土干缩开裂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第12-13页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0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关键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岩土材料干缩开裂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25页 |
2.1 概述 | 第15-17页 |
2.1.1 层厚对材料干缩开裂的影响 | 第15页 |
2.1.2 温度对材料干缩开裂的影响 | 第15-16页 |
2.1.3 干湿循环对材料干缩开裂的影响 | 第16-17页 |
2.2 典型试验 | 第17-24页 |
2.2.1 典型试验一 | 第17-19页 |
2.2.2 典型试验二 | 第19-20页 |
2.2.3 典型试验三 | 第20-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室内条件下红壤土干缩开裂试验 | 第25-40页 |
3.1 室内干缩开裂试验方案 | 第25-30页 |
3.1.1 材料对比 | 第25-26页 |
3.1.2 样品制备 | 第26-28页 |
3.1.3 试验条件 | 第28-30页 |
3.2 红壤土干缩开裂的形成过程 | 第30-39页 |
3.2.1 开裂形成过程中的水分蒸发 | 第32-34页 |
3.2.2 开裂形成过程中的形貌分析 | 第34-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红壤土干缩开裂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0-57页 |
4.1 土体层厚对红壤土干缩开裂的影响 | 第42-45页 |
4.2 温度对红壤土干缩开裂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 相对湿度对红壤土干缩开裂的影响 | 第48-51页 |
4.4 干湿循环对红壤土干缩开裂的影响 | 第51-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