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2.1 空间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2.1.1 国外空间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1.2 国内空间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第18页 |
2.1.3 空间信息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2.1.4 空间信息系统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2.1.5 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21页 |
2.1.6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2.2.1 国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2.2.2 国内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2.2.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趋势 | 第24页 |
2.2.4 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3.1 空间信息系统理论 | 第26-28页 |
3.1.1 空间信息系统的定义 | 第26页 |
3.1.2 空间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3.1.3 空间信息系统的特征 | 第27页 |
3.1.4 空间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27-28页 |
3.2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第28-29页 |
3.2.1 水资源优化配置定义 | 第28页 |
3.2.2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模式 | 第28-29页 |
3.2.3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第29页 |
3.3 蚁群算法 | 第29-32页 |
3.3.1 蚂蚁觅食过程 | 第30页 |
3.3.2 蚁群算法原理 | 第30-31页 |
3.3.3 蚁群算法的应用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水资源空间信息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第33-39页 |
4.1 目标函数构建 | 第33-34页 |
4.1.1 综合效益目标函数 | 第33页 |
4.1.2 经济效益目标函数 | 第33-34页 |
4.1.3 社会经济目标函数 | 第34页 |
4.1.4 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函数 | 第34页 |
4.2 约束条件函数构建 | 第34-36页 |
4.2.1 供水量与需水量约束 | 第34-35页 |
4.2.2 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 | 第35页 |
4.2.3 水量水质平衡 | 第35-36页 |
4.3 水资源空间信息系统优化配置模型的特点及功能 | 第36-37页 |
4.3.1 水资源空间信息系统优化配模型的特点 | 第36页 |
4.3.2 水资源空间信息系统优化配置模型的功能 | 第36-37页 |
4.4 模型求解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实例应用 | 第39-47页 |
5.1 三江平原概况 | 第39-40页 |
5.1.1 地形、地貌 | 第39页 |
5.1.2 气象 | 第39页 |
5.1.3 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 | 第39-40页 |
5.2 三江平原水资源现状 | 第40-41页 |
5.3 水资源配置重构 | 第41-43页 |
5.3.1 参数设定 | 第41-42页 |
5.3.2 模型的求解 | 第42页 |
5.3.3 水资源配置重构 | 第42-43页 |
5.4 水资源需水量预测及其供水优化配置模式 | 第43-45页 |
5.4.1 需水量及供给能力预测 | 第43-44页 |
5.4.2 水资源优化配置 | 第44-45页 |
5.5 三江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策与建议 | 第4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第47页 |
6.2 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