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环境正义视角下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创新点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9-27页
    2.1 生态补偿第19-20页
    2.2 横向生态补偿第20-22页
    2.3 环境正义第22-23页
    2.4 基础理论第23-27页
        2.4.1 罗尔斯正义理论第23-24页
        2.4.2 公共物品理论第24-25页
        2.4.3 外部性理论第25页
        2.4.4 区域治理理论第25-27页
第3章 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现状第27-32页
    3.1 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现状第27-29页
    3.2 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实践第29-31页
        3.2.1 流域补偿:稻改旱工程第29页
        3.2.2 水源地补偿:潘家口水库和官厅水库第29-31页
    3.3 完善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第31-32页
第4章 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2-39页
    4.1 相关法律法规缺位,合作缺乏法律依据第32-33页
    4.2 协商机制不健全,协同工作推进缓慢第33-34页
    4.3 生态补偿规划不足,监督管理乏力第34-36页
    4.4 生态补偿标准不合理,生态利益和负担分配不公平第36-37页
    4.5 生态补偿主体不明确,责权利不对等第37-39页
第5章 国内外横向生态补偿的借鉴第39-45页
    5.1 国外横向生态补偿的经验借鉴第39-41页
        5.1.1 田纳西河流域补偿第39-40页
        5.1.2 纽约市水源地补偿第40-41页
    5.2 国内横向生态补偿的经验借鉴第41-45页
        5.2.1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第41-42页
        5.2.2 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第42-43页
        5.2.3 成阿工业园区第43-45页
第6章 完善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第45-56页
    6.1 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第45-47页
        6.1.1 一体化原则第45页
        6.1.2 依法治理原则第45-46页
        6.1.3 协同合作原则第46-47页
        6.1.4 有序参与原则第47页
    6.2 完善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的建议第47-56页
        6.2.1 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完善横向生态补偿规划第47-49页
        6.2.2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主体责权利第49-50页
        6.2.3 加强协同合作,完善协商监管制度第50-51页
        6.2.4 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实现利益和责任的公平性第51-52页
        6.2.5 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实施多元化补偿方式第52-54页
        6.2.6 生态补偿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探索精准扶贫的新路径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设施菜地中镉的钝化修复效果研究
下一篇:保定市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