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香料及化妆品工业论文--天然香料论文

香桂精油的提取、异黄樟油素的合成以及几种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香桂及香桂精油的化学成分第11页
    1.2 香桂精油的用途第11-12页
        1.2.1 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第11-12页
        1.2.2 香料工业上的应用第12页
        1.2.3 医药工业上的应用第12页
        1.2.4 化学工业上的应用第12页
    1.3 异黄樟油素的合成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1 氢氧化钾异构化法第12-13页
        1.3.2 羰基铁异构化法第13页
        1.3.3 PEG-X异构化法第13页
    1.4 植物精油的研究现状第13-18页
        1.4.1 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第13-15页
        1.4.2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5-17页
        1.4.3 植物精油的生物活性第17-18页
    1.5 植物精油的抑菌研究现状第18-20页
        1.5.1 植物精油的抑菌机理第18页
        1.5.2 抑菌试验和评价方法第18-19页
        1.5.3 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第19-20页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
    1.7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0-23页
        1.7.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7.2 创新点第21-23页
2 香桂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第23-27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2.1 SD提取香桂精油第23页
        2.2.2 MASD提取香桂精油第23-24页
        2.2.3 UMASD提取香桂精油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26页
        2.3.1 SD提取香桂精油的工艺第24页
        2.3.2 MASD和UMASD提取香桂精油的工艺第24-26页
        2.3.3 SD、MASD和UMASD提取香桂精油的工艺比较第26页
    2.4 小结第26-27页
3 七种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第27-43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3.2.1 植物精油的提取第27页
        3.2.2 植物精油的GC-MS分析条件第27-2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9-42页
        3.3.1 香桂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第29-31页
        3.3.2 杉木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第31-32页
        3.3.3 柏木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第32-34页
        3.3.4 姜黄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第34-36页
        3.3.5 山苍子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第36-37页
        3.3.6 迷迭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第37-41页
        3.3.7 八角茴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第41-42页
    3.4 小结第42-43页
4 七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研究第43-53页
    4.1 材料与仪器第43-44页
        4.1.1 材料和试剂第43页
        4.1.2 供试菌种第43-44页
        4.1.3 实验仪器第44页
    4.2 实验方法第44-45页
        4.2.1 培养基的配置第44页
        4.2.2 菌悬液的配置第44页
        4.2.3 样品溶液的配置第44页
        4.2.4 体外抑菌试验第44-45页
        4.2.5 抑菌圈实验判断标准第4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4.3.1 香桂精油的抑菌活性第45-46页
        4.3.2 杉木精油的抑菌活性第46-47页
        4.3.3 柏木精油的抑菌活性第47页
        4.3.4 姜黄精油的抑菌活性第47-48页
        4.3.5 山苍子精油的抑菌活性第48-49页
        4.3.6 柠檬醛的抑菌活性第49-50页
        4.3.7 室温下保存的迷迭香精油的抑菌活性第50页
        4.3.8 低温下保存的迷迭香精油的抑菌活性第50-51页
        4.3.9 八角茴香精油的抑菌活性第51-52页
    4.4 小结第52-53页
5 异黄樟油素的合成工艺第53-63页
    5.1 仪器与试剂第53-54页
        5.1.1 原料与试剂第53-54页
        5.1.2 实验仪器第54页
    5.2 实验方法第54页
        5.2.1 KOH/PEG催化剂的制备第54页
        5.2.2 异黄樟油素的合成第54页
        5.2.3 NMR分析第5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4-61页
        5.3.1 单因素实验优化异黄樟油素的合成工艺第54-56页
        5.3.2 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异黄樟油素的合成工艺第56-57页
        5.3.3 异黄樟油素结构表征第57-61页
        5.3.4 异构化机理第61页
    5.4 小结第61-63页
6 结论和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A 七种精油对四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第73-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牡丹籽油作为化妆品基础油的开发研究
下一篇:酶处理结合机械法分离纳米纤维素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