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成套电器论文--全封闭组合电器论文

GIS的局放特性研究及现场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2 GIS局放国内外研究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况第11-13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典型缺陷下局放信号特征第15-43页
    2.1 仿真平台第15-16页
    2.2 局放测量原理和方法第16-17页
        2.2.1 特高频法第16-17页
        2.2.2 超声波法第17页
    2.3 典型缺陷下特高频和超声波局放信号特征第17-40页
        2.3.1 高压导体尖端缺陷第18-22页
        2.3.2 壳体内壁尖端缺陷第22-26页
        2.3.3 屏蔽罩接触不良缺陷第26-28页
        2.3.4 壳体内壁遗留螺杆缺陷第28-30页
        2.3.5 盆子边缘遗留大颗粒缺陷第30-32页
        2.3.6 盆子边缘遗留小颗粒缺陷第32-33页
        2.3.7 盆子上遗留小颗粒缺陷第33-35页
        2.3.8 盆子上遗留金属丝缺陷第35-36页
        2.3.9 盆子表面有闪络痕迹后再次闪络缺陷第36-37页
        2.3.10 盆子表面划痕缺陷第37页
        2.3.11 盆子内部气泡缺陷第37-38页
        2.3.12 壳体内壁遗留颗粒缺陷第38-39页
        2.3.13 压变振动缺陷第39-40页
    2.4 典型缺陷下特高频、超声波信号与脉冲电流信号的传递关系第40-42页
        2.4.1 导体尖端缺陷第40-41页
        2.4.2 屏蔽罩接触不良缺陷第41-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内外置特高频信号的差异及抑制干扰方法第43-55页
    3.1 GIS壳体中电磁波信号的传播规律第43-45页
    3.2 尖端缺陷下内外置特高频信号的差异第45-46页
        3.2.1 高压导体尖端缺陷第45-46页
        3.2.2 壳体内壁尖端缺陷第46页
    3.3 典型缺陷下内外置特高频信号的频谱特征第46-49页
        3.3.1 导体尖端缺陷第47页
        3.3.2 壳体内壁尖端缺陷第47-48页
        3.3.3 屏蔽罩接触不良缺陷第48-49页
        3.3.4 盆子边缘遗留大颗粒缺陷第49页
    3.4 干扰信号特征第49-52页
        3.4.1 特高频干扰信号特征第49-51页
        3.4.2 超声波干扰信号特征第51-52页
    3.5 干扰的传播途径第52页
        3.5.1 特高频信号干扰第52页
        3.5.2 超声波信号干扰第52页
    3.6 干扰的抑制第52-53页
        3.6.1 特高频干扰信号的抑制第52-53页
        3.6.2 超声波干扰信号的抑制第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GIS局部放电定位诊断方法及现场测试第55-72页
    4.1 特高频局放信号定位第55-57页
        4.1.1 强度定位第55页
        4.1.2 时间先后定位第55-56页
        4.1.3 时差精确定位第56页
        4.1.4 平分面法第56-57页
    4.2 超声波局放信号定位第57-58页
        4.2.1 强度定位第57页
        4.2.2 时间先后定位第57页
        4.2.3 时差精确定位第57-58页
    4.3 特高频和超声波信号预警第58页
    4.4 特高压安吉站1100kV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报警分析第58-61页
        4.4.1 1100kV GIS设备相关信息第58页
        4.4.2 特高频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信息第58-59页
        4.4.3 现场检测情况第59-60页
        4.4.4 原因分析第60-61页
    4.5 特高压安吉站1100kV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报警分析2第61-64页
        4.5.1 1100kV GIS设备相关信息第61页
        4.5.2 特高频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信息第61-62页
        4.5.3 现场检测情况第62-63页
        4.5.4 局放定位结果第63-64页
        4.5.5 检查确认第64页
    4.6 220kV昌洲变126kV GIS AE信号偏大的分析第64-67页
        4.6.1 126kV GIS设备相关信息第64-65页
        4.6.2 检测情况第65页
        4.6.3 超声波定位情况分析第65-67页
        4.6.4 设备解体情况第67页
    4.7 1000kV安吉变550kV GIS交流耐压击穿故障分析第67-70页
        4.7.1 50421 C相CT击穿及定位分析第67-68页
        4.7.2 5043开关附近Ⅰ母A相击穿定位、解体分析第68-69页
        4.7.3 Ⅱ母B相击穿定位、解体分析第69-70页
        4.7.4 原因分析第70页
    4.8 220kV祝东变252kVGIS超声波局放检测第70-71页
    4.9 110kV三联变126kV GIS局放检测第71页
    4.10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72-73页
    5.1 结论第72页
    5.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中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研究
下一篇: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