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限制开发区空间功能划分及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万安县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4.1 国外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4.2 国内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5.1 研究创新 | 第18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18-19页 |
2 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2.1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 第20-21页 |
2.2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第22-23页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3 万安县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3.1 自然地理特征 | 第25-27页 |
3.1.1 地形地貌 | 第25页 |
3.1.2 气候条件 | 第25-26页 |
3.1.3 水文资源 | 第26页 |
3.1.4 生物资源 | 第26-27页 |
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第28-29页 |
3.2.2 经济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3.3 生态环境现状 | 第30-31页 |
3.4 国土开发现状 | 第31-33页 |
4 万安县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 第33-44页 |
4.1 空间功能划分的基本思路 | 第33-34页 |
4.1.1 划分的基本内涵 | 第33页 |
4.1.2 划分原则 | 第33-34页 |
4.1.3 划分思路 | 第34页 |
4.2 空间功能划分 | 第34-42页 |
4.2.1 划分方法 | 第34-36页 |
4.2.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37页 |
4.2.3 指标涵义与计算 | 第37页 |
4.2.4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 | 第37-38页 |
4.2.5 指标权重 | 第38-39页 |
4.2.6 划分方案 | 第39-42页 |
4.3 各类功能区发展定位 | 第42-44页 |
4.3.1 生态建设区 | 第42页 |
4.3.2 农业生产区 | 第42-43页 |
4.3.3 城镇发展区 | 第43-44页 |
5 基于空间功能分区的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 第44-63页 |
5.1 生态建设区特色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 第44-50页 |
5.1.1 发展现状 | 第44-46页 |
5.1.2 发展模式 | 第46-48页 |
5.1.2.1 水生态产业 | 第46-47页 |
5.1.2.2 特色林业产业 | 第47页 |
5.1.2.3 旅游产业 | 第47-48页 |
5.1.3 保障措施 | 第48-50页 |
5.2 农业生产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 第50-56页 |
5.2.1 发展现状 | 第50-51页 |
5.2.2 发展模式 | 第51-53页 |
5.2.3 保障措施 | 第53-56页 |
5.3 城镇发展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 第56-63页 |
5.3.1 发展现状 | 第56-59页 |
5.3.2 发展模式 | 第59-60页 |
5.3.3 保障措施 | 第60-63页 |
6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