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贵州彝族民间文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5-7页 |
第一章 贵州彝族民间文学生态意识溯源 | 第7-29页 |
第一节 人与自然一体观 | 第7-12页 |
一、“清浊二气”生万物 | 第7-10页 |
二、五行造人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万物有灵观 | 第12-29页 |
一、自然崇拜 | 第13-20页 |
二、图腾崇拜 | 第20-29页 |
第二章 贵州彝族民间文学生态意识解读 | 第29-50页 |
第一节 彝族民间文学中的“天人合一”观 | 第29-40页 |
一、“生命无贵贱,万物皆平等” | 第29-35页 |
二、“山上没有树,水土保不住” | 第35-40页 |
第二节 彝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平衡观 | 第40-50页 |
一、“假如人不会死亡,大地就无法容纳” | 第40-44页 |
二、“水塘干涸了,岂由鱼生存” | 第44-50页 |
第三章 生态批评视域下贵州彝族民间文学的现代审视 | 第50-61页 |
第一节 家园恋歌 | 第50-57页 |
一、依恋:生之住所的赞美 | 第51-55页 |
二、向往:灵魂栖居的想象 | 第55-57页 |
第二节 自然赞歌:“神性”的皈依之旅 | 第57-61页 |
一、“祛魅”之于“复魅” | 第57-58页 |
二、还自然以神性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