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大规模复杂电磁环境三维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论文的创新点和实践成果第12-13页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论文的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可编程渲染管线第17-25页
    2.1 可编程渲染管线第17-24页
        2.1.1 GPU的发展第17-19页
        2.1.2 传统渲染管线的结构第19-21页
        2.1.3 可编程渲染管线的结构第21-24页
    2.2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定向电磁的可视化第25-44页
    3.1 定向电磁的计算第25-32页
        3.1.1 雷达在自由空间中的衰减第26-29页
        3.1.2 雷达受地形阻挡的衰减计算第29-30页
        3.1.3 雷达受干扰源的压制第30-32页
    3.2 定向电磁的硬件加速策略第32-34页
        3.2.1 VBO加速顶点传输效率第33-34页
        3.2.2 部署到顶点着色器第34页
    3.3 定向电磁的可视化实现第34-40页
        3.3.1 定向雷达的混合采样第34-37页
        3.3.2 定向雷达的LOD第37-38页
        3.3.3 定向雷达的实现第38-40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43页
        3.4.1 固定渲染管线与可编程渲染管线的性能对比第41-42页
        3.4.2 均匀采样与混合采样方法的性能对比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通信电磁的可视化第44-72页
    4.1 通信电磁的计算第44-58页
        4.1.1 ITM(Irregular Terrain Model)第44页
        4.1.2 输入参数第44-47页
        4.1.3 输出参数第47页
        4.1.4 预计算第47-49页
        4.1.5 参考衰减第49-55页
        4.1.6 变量—衰减的分位数第55-58页
    4.2 通信电磁的硬件加速策略第58-66页
        4.2.1 体渲染第58页
        4.2.2 使用Marching Cubes绘制等值面第58-61页
        4.2.3 部署到几何着色器第61-66页
    4.3 通信电磁的可视化实现第66-69页
        4.3.1 ITM的数值拟合第66-68页
        4.3.2 Marching Cubes表的实现第68-69页
        4.3.3 将面片的生成部署到几何着色器第69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71页
        4.4.1 开启和关闭GPU加速的效率对比第70页
        4.4.2 标准ITM和简化后的ITM计算模型对比第70-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全向电磁和通讯链路的可视化第72-85页
    5.1 立方体投影第72-73页
    5.2 Bezier曲线第73-75页
    5.3 Generalized Cylinder第75-77页
    5.4 Billboard布告板第77-78页
    5.5 全向电磁的实现第78-79页
    5.6 通讯链路的实现第79-80页
    5.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0-84页
        5.7.1 基于立方体投影的组合雷达第80-81页
        5.7.2 基于布告板的球状全向雷达第81页
        5.7.3 基于布告板带的半球扫描雷达第81页
        5.7.4 基于Generalized Cylinder的扫描雷达第81-82页
        5.7.5 基于Generalized Cylinder的干扰波束第82页
        5.7.6 基于布告板的普通通讯链路第82页
        5.7.7 基于布告板带的01通讯链路第82-83页
        5.7.8 基于generalized cylinder的传输链路。第83页
        5.7.9 基于Bezier曲线的光纤链路第83-84页
    5.8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电磁集成管理器第85-106页
    6.1 需求概要第85页
    6.2 总体设计第85-87页
    6.3 雷达管理器第87-89页
        6.3.1 瓣状全向雷达第87-88页
        6.3.2 球状全向雷达第88页
        6.3.3 组合雷达第88页
        6.3.4 半球扫描雷达第88页
        6.3.5 扫描雷达第88页
        6.3.6 干扰雷达第88-89页
    6.4 通讯集成系统第89-90页
        6.4.1 常用通讯链路第89页
        6.4.2 01编码链路第89页
        6.4.3 传输链路第89-90页
        6.4.4 光纤链路第90页
        6.4.5 通讯组网模块第90页
    6.5 雷达管理器详细设计第90-96页
        6.5.1 瓣状雷达模块第91-92页
        6.5.2 球状全向雷达第92-93页
        6.5.3 组合雷达第93页
        6.5.4 半球扫描雷达第93-94页
        6.5.5 扫描雷达第94-95页
        6.5.6 干扰雷达第95-96页
    6.6 通讯集成系统详细设计第96-101页
        6.6.1 通讯组网模块第96页
        6.6.2 通讯管理模块第96-97页
        6.6.3 常用链路模块第97-98页
        6.6.4 01编码链路模块第98-99页
        6.6.5 传输链路第99-100页
        6.6.6 光纤链路模块第100-101页
    6.7 类结构概要设计第101-102页
        6.7.1 雷达集成类结构第101-102页
        6.7.2 通讯集成系统结构第102页
    6.8 类详细设计第102-105页
        6.8.1 雷达集成系统类设计第102-103页
        6.8.2 通讯集成系统类详细设计第103-105页
    6.9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6-108页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106页
    7.2 下一阶段工作的展望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CDIS显示软件的可靠性测试研究
下一篇:云存储中数据库可搜索加密的若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