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篇 绪论 | 第14-3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6页 |
1 奶牛乳腺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 泌乳相关激素对奶牛乳蛋白合成和分泌的影响 | 第15-25页 |
2.1 催乳素 | 第16-19页 |
2.2 胰岛素 | 第19-21页 |
2.3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第21-22页 |
2.4 瘦素 | 第22页 |
2.5 生长激素 | 第22-23页 |
2.6 雌激素 | 第23-24页 |
2.7 其他激素及其细胞因子 | 第24-25页 |
3 激素对奶牛乳腺乳蛋白合成的调控途径 | 第25-33页 |
3.1 血流量调控 | 第25-26页 |
3.2 细胞信号通路调控 | 第26-32页 |
3.2.1 mTOR信号通路 | 第26-27页 |
3.2.2 JAK-STAT通路 | 第27-30页 |
3.2.3 信号通路调控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30-32页 |
3.3 乳腺组织细胞增殖、凋亡和乳腺免疫功能的调控 | 第32-33页 |
4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5 研究方法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试验假设和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2 研究内容 | 第36页 |
3 试验假设 | 第36-37页 |
4 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38-99页 |
试验一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 第38-47页 |
1 样品来源 | 第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2.1 材料 | 第38-39页 |
2.2 方法 | 第39-41页 |
2.2.1 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39页 |
2.2.2 细胞传代及纯化 | 第39页 |
2.2.3 细胞冻存与复苏 | 第39-41页 |
3 试验结果 | 第41-45页 |
3.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 第41-44页 |
3.1.1 原代培养 | 第41-42页 |
3.1.2 传代培养 | 第42-44页 |
3.2 荧光免疫细胞染色分析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 | 第44页 |
3.3 酪蛋白基因特异性表达鉴定 | 第44-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4.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 | 第45-46页 |
4.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鉴定 | 第46页 |
5 小结 | 第46-47页 |
试验二 催乳素、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酪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7-73页 |
1 细胞来源 | 第4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48-50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48-49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0页 |
3 试验结果 | 第50-63页 |
3.1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0-55页 |
3.1.1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0-51页 |
3.1.2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s-PRLR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1-52页 |
3.1.3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κ-酪蛋白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3.1.4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s-PRLR基因表达量和κ-酪蛋白、总酪蛋白相对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54页 |
3.1.5 CSN3、s-PRLR基因表达量、κ-酪蛋白相对含量与PRL浓度的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3.2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 第55-59页 |
3.2.1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5页 |
3.2.2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和NR3C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5-56页 |
3.2.3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κ-酪蛋白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3.2.4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NR3C1基因表达量、κ-酪蛋白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58页 |
3.2.5 CSN3、NR3C1基因表达量和k-酪蛋白、总酪蛋白相对含量与HYD浓度的回归分析 | 第58-59页 |
3.3 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 第59-63页 |
3.3.1 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9页 |
3.3.2 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和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3 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κ-酪蛋白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4 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和INSR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第61-62页 |
3.3.5 CSN3与INSR基因表达量与INS浓度的回归分析 | 第62-63页 |
4 讨论 | 第63-71页 |
4.1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和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63-66页 |
4.1.1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3-64页 |
4.1.2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s-PRLR基因表达及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 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66-69页 |
4.2.1 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6-67页 |
4.2.2 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基因表达、κ-酪蛋和总酪蛋白含量及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7-69页 |
4.3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1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70页 |
4.3.2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和NR3C1基因表达及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4.3.3 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κ-酩蛋白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71页 |
5 小结 | 第71-73页 |
试验三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 第73-89页 |
1 细胞来源 | 第7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3-7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73-76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73-74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74-76页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76页 |
3 试验结果 | 第76-83页 |
3.1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第76-79页 |
3.2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激素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9-82页 |
3.2.1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9-80页 |
3.2.2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0-82页 |
3.3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基因表达和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82-83页 |
4 讨论 | 第83-88页 |
4.1 催乳素、胰岛素和氢化可的松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第83-86页 |
4.1.1 胰岛素、催乳素和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84-85页 |
4.1.2 胰岛素、催乳素和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85-86页 |
4.2 催乳素、胰岛素和氢化可的松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激素受体和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及其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86-88页 |
5 小结 | 第88-89页 |
5.1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第88页 |
5.2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88页 |
5.3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8页 |
5.4 三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基因表达及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88-89页 |
试验四 泌乳激素对乳酪蛋白合成调控作用机制与信号通路的验证 | 第89-99页 |
1 细胞来源 | 第8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9-9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8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89-91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89-90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90页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90-91页 |
3 试验结果 | 第91-95页 |
3.1 抑制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第91-92页 |
3.2 抑制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92-93页 |
3.3 抑制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93页 |
3.4 抑制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SN3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93-94页 |
3.5 抑制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94-95页 |
4 讨论 | 第95-98页 |
4.1 抑制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第95-96页 |
4.2 抑制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激素受体和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96-97页 |
4.3. 抑制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97-98页 |
5 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三篇 总体讨论 | 第99-104页 |
第四篇 总体结论 | 第104-105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