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的发展情况 | 第13-42页 |
(一) 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建设概况 | 第13-23页 |
1、清代畿辅地区的行政简介 | 第13页 |
2、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建设的阶段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 | 第13-17页 |
3、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兴建的背景 | 第17-23页 |
(二) 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的管理 | 第23-35页 |
1、畿辅地区义学教师的选聘与管理 | 第23-25页 |
2、畿辅地区义学学生的招收与管理 | 第25-27页 |
3、畿辅地区义学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 第27-31页 |
4、畿辅地区义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 第31-33页 |
5、畿辅地区义学管理制度建设 | 第33-35页 |
(三) 畿辅地区义学的办学规模 | 第35-37页 |
(四) 畿辅地区义学的性质 | 第37-38页 |
(五) 畿辅地区义学与府州县学的比较 | 第38-42页 |
1、义学与地方官学之区别 | 第38-41页 |
2、义学与地方官学之联系 | 第41-42页 |
三、从畿辅地区义学教育看其社会功用 | 第42-46页 |
(一) 改善当地社会风俗,稳定区域统治 | 第42-44页 |
(二) 提升个人和社会整体文化素质 | 第44-45页 |
(三) 完善畿辅地区教育体系 | 第45-46页 |
四、畿辅地区义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46-52页 |
(一) 经费不稳定 | 第46-47页 |
(二) 天灾人祸的影响 | 第47-49页 |
1、水灾的影响 | 第48页 |
2 、战争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三) 管理缺位的影响 | 第49页 |
(四) 义学教师的影响 | 第49页 |
(五) 畿辅地区下层民众的艰苦生活导致了对子女读书的普遍不重视 | 第49-50页 |
(六) 清政府文教政策的变动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