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文文摘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37页 |
0.1 生物医用材料 | 第11-12页 |
0.1.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 第12页 |
0.2 钛及其合金 | 第12-14页 |
0.2.1 生物医用钛及其合金表面改性 | 第13-14页 |
0.3 自组装纳米管阵列 | 第14-19页 |
0.3.1 堆叠的管,竹子状的管,纳米花边的管和树枝状的管 | 第15-16页 |
0.3.2 双壁的纳米管 | 第16-17页 |
0.3.3 两亲性的纳米管 | 第17页 |
0.3.4 高度有序纳米管 | 第17-19页 |
0.3.5 两个尺寸的自组装 | 第19页 |
0.4 纳米管性能的改性 | 第19-27页 |
0.4.1 退火处理 | 第20-21页 |
0.4.2 掺杂 | 第21-24页 |
0.4.3 纳米管的转换(钛酸盐,半金属相) | 第24-25页 |
0.4.4 填充和修饰 | 第25-27页 |
0.5 应用 | 第27-34页 |
0.5.1 光催化和无光催化 | 第27-30页 |
0.5.2 致变色器件 | 第30-31页 |
0.5.3 在其他载体上的药物输送和释放 | 第31-33页 |
0.5.4 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33-34页 |
0.6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34-37页 |
第一章 PDDA和PAA层层自组装改性TiO_2纳米管阵列负载阿仑膦酸钠研究 | 第37-53页 |
1.1 前言 | 第37-39页 |
1.2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1.2.1 阳极氧化制备TiO_2纳米管阵列 | 第39页 |
1.2.2 层层自组装制备带正电的TiO_2纳米管阵列 | 第39页 |
1.2.3 改性TiO_2纳米管阵列对阿仑膦酸钠的吸附 | 第39页 |
1.2.4 阿仑膦酸钠的释放及含量检测 | 第39-40页 |
1.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1.3.1 PAA/PDDA层层自组装的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 | 第40-41页 |
1.3.2 层层自组装PAA/PDDA改性后TiO_2纳米管阵列药物负载 | 第41-42页 |
1.3.3 物相分析 | 第42-43页 |
1.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1.3.5 样品的多层电解质膜的分析 | 第44-45页 |
1.3.6 阿仑膦酸钠的体外释放 | 第45-46页 |
1.3.7 PDDA/PAA涂层对阿仑膦酸钠体外释放的影响 | 第46-47页 |
1.3.8 不同PH值对改性后的TiO_2纳米管阵列载药后体外释放的影响 | 第47-49页 |
1.3.9 PLLA涂层对载药TiO_2纳米管阵列体外释放的影响 | 第49-5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二章 锌离子改性TiO_2纳米管阵列负载亲疏水药物研究 | 第53-67页 |
2.1 前言 | 第53-5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2.2.1 阳极氧化制备TiO_2纳米管阵列 | 第54页 |
2.2.2 水热处理制备含钛酸锌的TiO_2纳米管阵列 | 第54页 |
2.2.3 钛酸锌TiO_2纳米管阵列进行药物负载 | 第54-55页 |
2.2.4 阿仑膦酸钠和布洛芬的释放及其含量检测 | 第5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6页 |
2.3.1 样品的物相分析 | 第55-57页 |
2.3.2 含钛酸锌的TiO_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 | 第57-58页 |
2.3.3 探究改性后纳米管适合载药的最佳形貌 | 第58-62页 |
2.3.3.1 在不同浓度下以及在不同水热处理时间下对水热结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2.3.3.2 水热温度对水热结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2.3.3.3 硝酸锌浓度对水热结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2.3.4 阿仑膦酸钠和布洛芬的释放结果 | 第62-6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三章 铜掺杂的TiO_2纳米管阵列负载亲疏水药物的研究 | 第67-81页 |
3.1 前言 | 第67-6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3.2.1 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 | 第69页 |
3.2.2 水热处理制备铜掺杂的TiO_2纳米管阵列 | 第69页 |
3.2.3 铜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进行药物负载 | 第69-70页 |
3.2.4 阿仑膦酸钠和布洛芬的释放及其含量检测 | 第7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0页 |
3.3.1 铜掺杂的TiO_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 | 第70-71页 |
3.3.2 样品的物相分析 | 第71-72页 |
3.3.3 探究改性后纳米管适合载药的最佳条件 | 第72-75页 |
3.3.3.1 水热处理时间对水热结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3.3.3.2 水热温度对水热结果的影响 | 第73-74页 |
3.3.3.3 浓度对水热结果的影响 | 第74-75页 |
3.3.4 阿仑膦酸钠和布洛芬的释放结果 | 第75-8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1-83页 |
4.1 主要实验结论 | 第81-82页 |
4.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个人简历 | 第113-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