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2页 |
1.1.1 Spar平台发展及应用背景 | 第8-11页 |
1.1.2 Spar平台水动力特性研究 | 第11-12页 |
1.2 研究考虑月池内流体时深海Spar平台的特性研究 | 第12-16页 |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2.2 影响平台水动力特性的因素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本论文研究工作概述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现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方程 | 第19-36页 |
2.1 CFD数值计算方法与方程 | 第19-22页 |
2.1.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1.2 主要的无因次参数 | 第20-22页 |
2.2 CFD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22-28页 |
2.2.1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22-24页 |
2.2.2 湍流模型控制方程 | 第24-26页 |
2.2.3 多相流模型 | 第26页 |
2.2.4 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2.2.5 动网格方法 | 第27-28页 |
2.3 Spar平台垂荡-纵摇耦合运动方程 | 第28-34页 |
2.3.1 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28-32页 |
2.3.2 静水恢复力和恢复力矩的计算 | 第32-34页 |
2.4 FLUENT求解过程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月池流体对平台主体水动力参数影响分析 | 第36-54页 |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3.1.1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3.1.2 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3.1.3 数值方法 | 第38页 |
3.1.4 用户自定义函数 | 第38页 |
3.2 模型稳定性验证 | 第38-39页 |
3.3 水动力参数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39-53页 |
3.3.1 计算工况说明 | 第39-40页 |
3.3.2 流场特性 | 第40-48页 |
3.3.3 附加质量系数 | 第48-50页 |
3.3.4 粘滞阻尼系数 | 第50-51页 |
3.3.5 动压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考虑月池流体时平台整体阻尼力计算 | 第54-64页 |
4.1 计算模型 | 第54-56页 |
4.2 局部结构的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4.2.1 开口质量流率的比较曲线 | 第56-57页 |
4.2.2 挡板动压及阻尼力 | 第57-59页 |
4.2.3 垂荡板阻尼力 | 第59-60页 |
4.3 整体结构的阻尼力和动压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平台垂荡粘滞阻尼计算 | 第64-74页 |
5.1 求解过程 | 第64-69页 |
5.1.1 平台结构的自由衰减曲线 | 第65-67页 |
5.1.2 粘滞阻尼计算 | 第67-69页 |
5.2 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9-73页 |
5.2.1 垂荡自由衰减试验结果 | 第69-72页 |
5.2.2 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 第72-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74-75页 |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