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低温共烧陶瓷基板 | 第11-15页 |
1.3.1 堇青石系(MAS)微晶玻璃 | 第13-14页 |
1.3.2 MAS-陶瓷复合材料 | 第14-15页 |
1.4 水基流延的应用 | 第15-17页 |
1.4.1 水基流延法在低温共烧陶瓷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4.2 水基流延法制备致密陶瓷基板 | 第15-17页 |
1.5 水基流延成型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原料及试验方法 | 第21-25页 |
2.1 原材料 | 第21页 |
2.2 制备工艺 | 第21-22页 |
2.2.1 MAS 玻璃粉体的合成 | 第21-22页 |
2.2.2 水基流延生带的制备 | 第22页 |
2.2.3 基板材料的制备 | 第22页 |
2.3 显微组织观察及物相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2.3.1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2-23页 |
2.3.2 XRD 物相分析 | 第23页 |
2.3.3 密度测定 | 第23-24页 |
2.3.4 粘度测试 | 第24页 |
2.3.5 生带气孔分布 | 第24页 |
2.3.6 差热和热重分析(TG-DTA) | 第24页 |
2.3.7 热膨胀系数测定 | 第24页 |
2.3.8 介电性能测定 | 第24-25页 |
第3章 MAS 系玻璃粉体浆料的制备及优化 | 第25-38页 |
3.1 玻璃粉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25-28页 |
3.1.1 玻璃粉体的合成 | 第25-26页 |
3.1.2 MAS 粉体的表征 | 第26-28页 |
3.2 MAS 玻璃粉体的分散及其机理研究 | 第28-32页 |
3.2.1 MAS 玻璃粉体的 Zeta 电位 | 第29-31页 |
3.2.2 悬浮液分散稳定机理简介 | 第31页 |
3.2.3 固相含量对悬浮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MAS 系玻璃粉体浆料制备及优化 | 第32-37页 |
3.3.1 PVA 含量对 MAS 玻璃浆料粘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2 固相含量对 MAS 玻璃浆料粘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 R 值对 MAS 玻璃浆料粘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4 浆料的除泡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MAS 微晶玻璃基板的制备及表征 | 第38-57页 |
4.1 生带的制备 | 第38-39页 |
4.2 生带的表征 | 第39-47页 |
4.2.1 不同固相含量生带的微观形貌 | 第39-40页 |
4.2.2 不同固相含量生带气孔表征 | 第40-43页 |
4.2.3 生带成膜机理 | 第43-45页 |
4.2.4 生带不同表面形貌 | 第45-46页 |
4.2.5 生带叠压及排胶处理 | 第46-47页 |
4.3 玻璃基板的制备及性能 | 第47-54页 |
4.3.1 玻璃的 TG-DTA 曲线 | 第47-48页 |
4.3.2 不同温度下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 | 第48-49页 |
4.3.3 不同温度下微晶玻璃基板形貌 | 第49-50页 |
4.3.4 不同温度下微晶玻璃基板性能 | 第50-54页 |
4.4 生带与金属电极共烧性能研究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水基流延法制备 MAS/Si_3N_4复合材料及性能 | 第57-72页 |
5.1 MAS/Si_3N_4复合浆料的制备 | 第57-63页 |
5.1.1 复合颗粒的分散 | 第57-60页 |
5.1.2 复合材料浆料的制备 | 第60-63页 |
5.2 MAS/Si_3N_4生带的表征 | 第63-66页 |
5.2.1 生带的表观形貌 | 第63页 |
5.2.2 生带气孔表征 | 第63-64页 |
5.2.3 生带叠压及排胶工艺研究 | 第64-66页 |
5.3 MAS/Si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6-71页 |
5.3.1 复合材料物相分析 | 第66-67页 |
5.3.2 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 | 第67-68页 |
5.3.3 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研究 | 第68-69页 |
5.3.4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