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一) 研究区域 | 第16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兴道、开化、务本、崇义四坊述略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四坊的位置、内部布局和宅院数量 | 第17-23页 |
第二节 四坊内官员的宅地规模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兴道、开化、务本、崇义四坊内部宅院考 | 第25-74页 |
第一节 兴道坊内部宅院考 | 第25-31页 |
第二节 开化坊内部宅院考 | 第31-46页 |
第三节 务本坊内部宅院考 | 第46-57页 |
第四节 崇义坊内部宅院考 | 第57-69页 |
第五节 四坊内部宅院探析 | 第69-74页 |
第三章 兴道、开化、务本、崇义四坊内部空间形态研究 | 第74-92页 |
第一节 隋时期四坊内部空间形态 | 第75-77页 |
第二节 唐高祖时期四坊内部空间形态 | 第77-79页 |
第三节 唐太宗时期四坊内部空间形态 | 第79-81页 |
第四节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四坊内部空间形态 | 第81-84页 |
第五节 唐中宗—唐玄宗时期四坊内部空间形态 | 第84-86页 |
第六节 唐肃宗—唐武宗时期四坊内部空间形态 | 第86-90页 |
第七节 唐宣宗—唐末时期四坊内部空间形态 | 第90-92页 |
结语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一览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