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湖库水体好氧反硝化菌种群结构及其脱氮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生物脱氮方法第14页
    1.3 好氧反硝化菌研究进展第14-19页
        1.3.1 好氧反硝化菌的发展第15-16页
        1.3.2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方法第16页
        1.3.3 好氧反硝化作用机理第16-17页
        1.3.4 影响好氧反硝化的因素第17-18页
        1.3.5 好氧反硝化菌技术的应用研究第18-19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9-21页
        1.4.1 课题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课题研究意义第19-21页
    1.5 课题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湖库沉积物好氧反硝化菌筛分、脱氮特性初步研究第22-27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沉积物与培养基第22页
        2.1.2 仪器设备第22-23页
        2.1.3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2.2.1 好氧反硝化菌的富集第23-24页
        2.2.2 好氧反硝化菌的初筛第24页
        2.2.3 好氧反硝化菌的复筛第24-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26页
        2.3.1 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湖库沉积物好氧反硝化菌群脱氮特征与种群结构解析第27-35页
    3.1 实验材料第27页
        3.1.1 菌种来源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28页
        3.2.1 混合菌群的脱氮特性第27页
        3.2.2 微生物总DNA提取第27页
        3.2.3 Illumina高通量测序第27-28页
        3.2.4 高通量数据分析第2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3.3.1 混合菌群的脱氮特性第28-31页
        3.3.2 反硝化菌群结构组成解析第31-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好/厌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脱氮特性与功能基因第35-44页
    4.1 实验材料第35页
        4.1.1 菌种来源第35页
    4.2 实验方法第35-37页
        4.2.1 菌株SEM分析和16SrDNA鉴定第35页
        4.2.2 好/厌氧反硝化性能测定第35-36页
        4.2.3 同步硝化反硝化性能的评估第36页
        4.2.4 好/厌氧条件下功能基因的表达第36-37页
        4.2.5 好/厌氧反硝化氮平衡分析第37页
        4.2.6 菌株生长和脱氮特征测定第3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4.3.1 反硝化细菌分离及鉴定第37-38页
        4.3.2 好/厌氧条件下反硝化特性第38-40页
        4.3.3 菌株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性第40-41页
        4.3.4 好/厌氧条件下功能基因表达第41-42页
        4.3.5 好/厌氧条件下氮平衡分析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 一种新型硝化-好氧反硝化真菌的特性第44-55页
    5.1 实验材料第44页
        5.1.1 菌种来源第44页
    5.2 实验方法第44-46页
        5.2.1 真菌形态学观察第44页
        5.2.2 菌种鉴定第44-45页
        5.2.3 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的测定第45页
        5.2.4 氮平衡分析第45页
        5.2.5 反硝化条件优化第45-4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6-54页
        5.3.1 真菌形态学观察及鉴定第46-48页
        5.3.2 好氧反硝化能力的测定第48-51页
        5.3.3 氮平衡分析第51页
        5.3.4 Box-Behnken设计优化环境因素第51-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城市湖泊景观水体nirs型反硝化细菌种群结构研究第55-66页
    6.1 实验材料第55-56页
        6.1.1 采样点概况第55页
        6.1.2 水样采集第55-56页
    6.2 实验方法第56-57页
        6.2.1 样品总DNA提取第56页
        6.2.2 高通量测序第56页
        6.2.3 方差分析第56页
        6.2.4 高通量数据分析第56页
        6.2.5 主成分分析和热图分析第56-57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6.3.1 景观水体水质特征分析第57-58页
        6.3.2 反硝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第58-60页
        6.3.3 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第60-64页
        6.3.4 反硝化细菌群落与水质的偶联关系分析第64-65页
    6.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6-69页
    7.1 结论第66-67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67-68页
    7.3 研究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区供氧与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的深度脱氮技术研究
下一篇:生物滴滤法与光催化法联用对二甲苯降解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