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 家训发展历程 | 第7-8页 |
二 袁了凡及《了凡四训》 | 第8-11页 |
第一章 《了凡四训》内容的独特性 | 第11-21页 |
一 独特鲜明的立命观 | 第11-13页 |
二 自省忏悔意识 | 第13-16页 |
三 道德哲学的世俗化 | 第16-21页 |
第二章 《了凡四训》形式的独特性 | 第21-33页 |
一 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 | 第21-23页 |
二 对话形式的充分运用 | 第23-26页 |
三 引用鬼神故事 | 第26-29页 |
四 辩证说理的论述手法 | 第29-33页 |
第三章 《了凡四训》作为家训文学的独特价值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