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性能参数 | 第11-14页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1-13页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13-14页 |
1.3 可溶液加工的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3.1 寡聚噻吩类 | 第14-16页 |
1.3.2 三苯胺类 | 第16-18页 |
1.3.3 吡咯并吡咯二酮类(DPP) | 第18-19页 |
1.3.4 苯并二噻吩类(BDT) | 第19-20页 |
1.3.5 其他杂环类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基于硫靛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2.2.2 材料表征的设备与仪器 | 第24页 |
2.2.3 单体及小分子的合成 | 第24-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3.1 目标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7-28页 |
2.3.2 小分子的紫外吸收特性 | 第28-29页 |
2.3.3 小分子的电化学特性 | 第29-30页 |
2.3.4 小分子的光伏性能 | 第30-32页 |
2.3.5 小分子的形貌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基于并噻唑的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35-45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9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3.2.2 材料表征的设备与仪器 | 第36页 |
3.2.3 单体及小分子的合成 | 第36-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3.3.1 目标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页 |
3.3.2 小分子的热学性质分析 | 第39-40页 |
3.3.3 小分子的光学性质 | 第40页 |
3.3.4 小分子的电化学性质 | 第40-41页 |
3.3.5 小分子的光伏性能 | 第41-43页 |
3.3.6 小分子的形貌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苯并二噻吩和苯并三氮唑的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5-59页 |
4.1 引言 | 第45-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4.2.1 原料与试剂 | 第47页 |
4.2.2 材料表征的设备与仪器 | 第47-48页 |
4.2.3 单体及小分子的合成 | 第48-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4.3.1 目标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51页 |
4.3.2 小分子的热学性质分析 | 第51-52页 |
4.3.3 小分子的光学性质 | 第52-53页 |
4.3.4 小分子的电化学性质 | 第53-54页 |
4.3.5 小分子 D(CATBTzT)BDT 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54页 |
4.3.6 小分子的光伏性能研究 | 第54-57页 |
4.3.7 小分子的形貌研究 | 第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基于苯并二噻吩一维和二维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59-73页 |
5.1 引言 | 第59-6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0-64页 |
5.2.1 原料与试剂 | 第60页 |
5.2.2 材料表征的设备与仪器 | 第60页 |
5.2.3 单体及小分子的合成 | 第60-6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5.3.1 目标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4页 |
5.3.2 小分子的光学性质 | 第64-66页 |
5.3.3 小分子的电化学性质 | 第66页 |
5.3.4 小分子场效应晶体管(OFET)性质 | 第66-70页 |
5.3.5 小分子的光伏性能研究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