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论文--网状内皮系统肿瘤论文

新型CD20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其淋巴瘤靶向结合特性的评估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7页
    1. 非霍奇金淋巴瘤第11-15页
        1.1 NHL的流行病学第11-12页
        1.2 NHL的分期及组织学亚型第12页
        1.3 NHL的治疗第12-15页
    2. CD20第15-18页
        2.1 CD20的基因表达第15-16页
        2.2 CD20蛋白结构第16页
        2.3 治疗性抗CD20抗体第16-18页
    3. 核酸适配体第18-23页
        3.1 概述第18页
        3.2 核酸适配体与靶标分子结合的原理第18-19页
        3.3 核酸适配体筛选第19-21页
            3.3.1 SELEX第19页
            3.3.2 提高核酸适配体选择性的筛选方法第19-20页
            3.3.3 增加核酸适配体普适性的筛选方法第20-21页
            3.3.4 体内筛选第21页
        3.4 核酸适配体介导的药物靶向传递系统第21-23页
            3.4.1 核酸适配体-siRNA嵌合体第21-22页
            3.4.2 核酸适配体-药物复合物第22-23页
            3.4.3 核酸适配体-脂质体复合物的靶向药物传递第23页
            3.4.4 核酸适配体-胶束复合物的靶向药物传递第23页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3-24页
    5. 研究策略和技术路线第24-27页
        5.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4-25页
        5.2 研究策略第25-26页
        5.3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7-41页
    1.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27-31页
        1.1 细胞系第27页
        1.2 细菌第27页
        1.3 单链寡核苷酸文库和引物第27页
        1.4 多肽第27页
        1.5 磁珠第27-28页
        1.6 试剂盒第28页
        1.7 试剂及配制方法第28-31页
            1.7.1 培养用试剂第28页
            1.7.2 转染用试剂第28页
            1.7.3 其它试剂第28-29页
            1.7.4 试剂配制方法第29-31页
    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1-32页
    3. 实验方法第32-41页
        3.1 核酸适配体体外筛选过程第32-34页
            3.1.1 CD20多肽与磁珠的偶联第32页
            3.1.2 初始随机库DNA文库的构建第32-33页
            3.1.3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过程第33-34页
            3.1.4 核酸适配体的克隆检测第34页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4-36页
            3.2.1 文库筛选进程检测第34页
            3.2.2 核酸适配体Z17和靶标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检测第34-35页
            3.2.3 核酸适配体Z17 K_d值的测定第35页
            3.2.4 核酸适配体Z17结构预测第35页
            3.2.5 核酸适配体Z17与细胞结合特异性检测第35-36页
                3.2.5.1 Raji细胞,Ramos细胞和Jurkat细胞培养第35页
                3.2.5.2 核酸适配体Z17和CD20阳性/阴性淋巴瘤细胞结合的测定第35页
                3.2.5.3 核酸适配体Z17与胰蛋白酶消化的细胞结合的检测第35-36页
        3.3 CD20基因干扰实验第36页
        3.4 Western Blot实验第36-38页
        3.5 核酸适配体Z17与下调CD20蛋白表达的Raji细胞结合能力的测定第38-39页
        3.6 核酸适配体Z17靶向运输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试验第39-40页
            3.6.1 构建核酸适配体-阿霉素复合物第39页
            3.6.2 淋巴瘤细胞对核酸适配体-阿霉素复合物的摄入第39-40页
            3.6.3 核酸适配体-阿霉素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第40页
        3.7 统计学方法第40-41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56页
    1. CD20核酸适配体的筛选过程第41-44页
    2. 核酸适配体Z17结构分析第44页
    3. 核酸适配体Z17结合特性分析第44-51页
        3.1 Z17与靶标蛋白的特异性结合第44-46页
        3.2 Z17亲和力常数的测定第46页
        3.3 Z17与CD20阳性淋巴瘤细胞的结合第46-48页
        3.4 CD20阳性淋巴瘤细胞表面蛋白质含量对Z17结合的影响第48-49页
        3.5 CD20基因干扰实验第49-51页
    4. Z17作为靶向分子将细胞毒药物选择性递呈至CD20阳性淋巴瘤细胞第51-56页
        4.1 核酸适配体-阿霉素复合物(Apt-Dox)的构建第51页
        4.2 CD20阳性淋巴瘤细胞和CD20阴性淋巴瘤细胞对核酸适配体-阿霉素复合物的摄取第51-54页
        4.3 核酸适配体-阿霉素复合物能够选择性减低细胞毒药物对CD20阴性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第54-56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56-59页
    1. 讨论第56-58页
    2.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72页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汇表第72-74页
附录二 个人简历第74-75页
致谢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酸适配体修饰的铁纳米材料对肿瘤热疗及免疫治疗的靶向调节作用
下一篇: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前驱症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