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 ·苦荞及其蕴含的降糖活性物质 | 第15-17页 |
| ·苦荞 | 第15-16页 |
| ·苦荞黄酮 | 第16页 |
| ·荞麦糖醇和D-手性肌醇 | 第16-17页 |
| ·糖尿病综述 | 第17-20页 |
| ·糖尿病及其研究历史 | 第17-18页 |
| ·糖尿病定义 | 第18页 |
| ·糖尿病发病情况 | 第18-19页 |
| ·糖尿病的分类 | 第19页 |
| ·糖尿病并发症及其危害 | 第19页 |
| ·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 | 第19-20页 |
| ·α-葡萄糖苷酶与糖尿病 | 第2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从苦荞麸皮提取物中筛选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第22-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 ·材料 | 第22-23页 |
| ·方法 | 第23-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 ·反应时间的判断 | 第24页 |
| ·底物浓度的确定 | 第24-25页 |
| ·苦荞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比较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三种苦荞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材料 | 第28页 |
| ·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 ·反应体系中不同浓度的Que、Iso、Rut和Aca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测定及计算α-葡萄糖苷酶的米氏常数K_m | 第30-31页 |
| ·三种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的判断及其抑制常数的计算 | 第31-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荧光光谱法分析三种黄酮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 | 第35-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 ·材料 | 第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 ·缓冲液的选择及离子浓度对α-葡萄糖苷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黄酮类物质对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猝灭作用 | 第36-38页 |
| ·α-葡萄糖苷酶峰位变化 | 第38-39页 |
| ·荧光猝灭机制 | 第39-40页 |
| ·结合常数和结合为点数 | 第40-41页 |
| ·Que,Iso和Rut与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 第41-42页 |
| ·非辐射能量转移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圆二色谱法研究三种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45-5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 ·材料 | 第45页 |
| ·方法 | 第45-46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5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缩略语 | 第57-58页 |
| 附录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