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民间文学论文

贵州侗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贵州侗族生态意识的起源第9-25页
    第一节 贵州侗族生态意识溯源第9-16页
        一、 迁徙:侗族自然观形成第9-13页
        二、 自然:侗族的生命本体第13-16页
    第二节 贵州侗族生态意识的物化第16-25页
        一、 服饰:穿在身上的生态思想第17-18页
        二、 饮食: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第18-20页
        三、 建筑: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生态艺术第20-22页
        四、 侗歌:源于自然的天籁之音第22-25页
第二章 贵州侗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生态观第25-46页
    第一节 唱出朴素生态思想的侗族民歌第25-30页
        一、 民歌中传达的生态意识第25-28页
        二、 侗族大歌中传达的生态意识第28-30页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第30-46页
        一、 民间文学中的自然崇拜第31-35页
        二、 民间文学中的动植物崇拜第35-46页
第三章 贵州侗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教化观第46-60页
    第一节 民间文学中的人文教化第46-51页
        一、 “父母恩情深似海”第46-49页
        二、 “有书穷不久,无志富不长”第49-51页
    第二节 “骨肉相连同身躯”第51-60页
        一、 “一人住,成不了村寨”第52-53页
        二、 “兄弟情谊万代传”第53-55页
        三、 “勤快人收禾谷身穿新衣把歌唱”第55-60页
第四章 侗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修辞第60-70页
    第一节 情歌中比附自然的修辞第60-63页
        一、 生动形象的比喻第60-62页
        二、 逼真逗趣的借代第62-63页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中的其他修辞第63-70页
        一、 惟妙惟肖的拟人第63-65页
        二、 节奏和谐的排比第65-67页
        三、 不同寻常的艺术夸张第67-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后记第75-76页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反思
下一篇:《蝇王》的解构主义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