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章 起源和发展 | 第12-20页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12-17页 |
第二节 发展脉络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中晚唐田园诗的转变 | 第20-61页 |
第一节 题材内容的转变 | 第22-40页 |
一、桃源意蕴的转变 | 第22-28页 |
二、苦乐之思的转变 | 第28-34页 |
三、景物空间的转变 | 第34-40页 |
第二节 艺术表现的转变 | 第40-47页 |
一、从田园模式到田园生活 | 第40-44页 |
二、乐府体裁的增多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创作旨趣的转变 | 第47-50页 |
第四节 转变的原因 | 第50-56页 |
一、时代原因 | 第50-53页 |
二、文人心态 | 第53-56页 |
第五节 中晚唐的异同 | 第56-61页 |
第三章 中晚唐田园诗对宋诗的影响 | 第61-68页 |
第一节 题材内容上的影响 | 第62-65页 |
第二节 艺术风格上的影响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