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RIL群体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1-26页
   ·小麦的进化及分类第11-12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第12-15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来源第12-13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在分类学中的地位第15页
   ·遗传分析群体分类第15-17页
     ·单交组合所产生的F2 代或由其衍生的F2:3,F3,F4 家系第16页
     ·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s,DH)群体第16页
     ·回交群体第16页
     ·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第16-17页
   ·RIL 群体淀粉含量和酶活的相关性第17-18页
   ·数量性状及在育种上的应用第18-20页
     ·数量性状特征及应用第18-20页
   ·小麦籽粒淀粉第20-21页
     ·小麦淀粉与小麦品质、产量的关系第20-21页
     ·小麦淀粉特性与面条、馒头品质的关系第21页
   ·小麦籽粒淀粉的合成及关键酶第21-24页
     ·淀粉的合成机理第22页
     ·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Gse)第22-24页
   ·遗传力(Heritability)第24-26页
     ·性状遗传力和控制其遗传力的基因对数的估算第25页
     ·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估算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29页
   ·材料来源第26页
   ·研究方法第26-29页
     ·田间种植和性状调查第26-27页
     ·淀粉含量测定第27页
     ·ADPGPPase 活力测定第27-28页
     ·数据处理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和分布第29-31页
   ·RIL 群体淀粉含量和旗叶叶片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力的相关性第31-32页
   ·遗传力、基因对数、偏度系数(91)、峰度系数(92)的估算及基因间互作方式的分析第32-35页
     ·各性状遗传力和基因对数分析第32页
     ·偏度系数(g1)、峰度系数(g2)的估算及基因间互作方式分析第32-35页
   ·群体后代各性状与双亲的比较第35页
   ·具有优异农艺性状株系的筛选第35-36页
4 讨论第36-39页
   ·基因对数和遗传力估算第36-37页
   ·RIL 群体淀粉含量和酶活的相关性第37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是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的宝贵资源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穗粒发育和籽粒蛋白质品质对硫的响应
下一篇:不同品质类型小麦HMW-GS积累及GMP粒度分布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