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2 圆管曲面三角形翅片换热器的物理模型 | 第14-17页 |
2.1 圆管曲面三角形翅片换热器的结构 | 第14页 |
2.2 圆管曲面三角形翅片换热器的参数 | 第14-17页 |
3 数值模型和数值方法 | 第17-29页 |
3.1 控制方程 | 第17-18页 |
3.2 边界条件 | 第18-20页 |
3.3 网格生成 | 第20-22页 |
3.4 控制方程离散化 | 第22-23页 |
3.4.1 控制方程的转换 | 第22-23页 |
3.4.2 代数方程的建立 | 第23页 |
3.5 初始和边界条件离散化 | 第23-24页 |
3.6 速度和压力修正 | 第24-28页 |
3.6.1 速度修正值的计算公式 | 第25-27页 |
3.6.2 求解压力修正值的代数方程 | 第27页 |
3.6.3 同位网格上 SIMPLE 算法的实施步骤 | 第27-28页 |
3.7 数值求解收敛判据 | 第28-29页 |
4 数值结果可行性的判定 | 第29-35页 |
4.1 准则数的定义 | 第29-30页 |
4.2 网格独立性校核 | 第30-31页 |
4.3 实验方式判定 | 第31-35页 |
4.3.1 实验台位的介绍 | 第31-32页 |
4.3.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32-33页 |
4.3.3 试验数据的处理 | 第33页 |
4.3.4 试验结果与数值结果的比较 | 第33-35页 |
5 叉排管式换热器的数值结果分析 | 第35-47页 |
5.1 圆管后翅片表面换热性能的研究 | 第35-37页 |
5.2 增加的二次流强度和传热性能的研究 | 第37-39页 |
5.3 参数对叉排管式换热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39-44页 |
5.3.1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周向位置对叉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5.3.2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径向位置对叉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5.3.3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弧长对叉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5.3.4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的高度对叉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5.3.5 翅片间距对叉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44页 |
5.4 叉排管式换热器准则关联式 | 第44-47页 |
6 顺排管式换热器数值结果分析 | 第47-58页 |
6.1 圆管后翅片表面换热性能的研究 | 第47-49页 |
6.2 增加的二次流强度和传热性能的研究 | 第49-51页 |
6.3 参数对顺排管式换热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1-55页 |
6.3.1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周向位置对顺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6.3.2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径向位置对顺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6.3.3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弧长对顺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6.3.4 涡产生器高度对顺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6.3.5 翅片间距对顺排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55页 |
6.4 顺排管式换热器准则关联式 | 第55-58页 |
7 叉排和顺排管式换热器数值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70页 |
7.1 涡产生器对尾迹区的影响对比 | 第58-61页 |
7.2 圆管后翅片表面换热性能的对比 | 第61-63页 |
7.3 增加的二次流强度和传热性能的对比 | 第63-65页 |
7.4 参数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对比 | 第65-68页 |
7.4.1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周向位置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对比 | 第65页 |
7.4.2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径向位置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对比 | 第65-66页 |
7.4.3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弧长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对比 | 第66-67页 |
7.4.4 曲面三角形涡产生器高度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对比 | 第67-68页 |
7.4.5 翅片间距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对比 | 第68页 |
7.5 改变顺排管式换热器横向间距 S1的研究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A 符号表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