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导论 | 第6-11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6-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9-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 五邑地区工商业的基本状况以及侨资工商业的发展 | 第11-17页 |
2.1 五邑地区概况 | 第11-12页 |
2.1.1 五邑地区的历史发展及沿革 | 第11-12页 |
2.2 五邑地区侨情 | 第12-13页 |
2.3 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发展状况 | 第13-17页 |
2.3.1 解放前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2.3.2 解放后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发展状况 | 第14-17页 |
3 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 第17-34页 |
3.1 党和国家对一般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 | 第17-20页 |
3.1.1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改造的有机结合 | 第17-18页 |
3.1.2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第18-19页 |
3.1.3 个别合营向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发展 | 第19页 |
3.1.4 对马克思赎买政策的运用和发展即和平赎买政策 | 第19-20页 |
3.2 社会主义改造前的五邑侨资概括 | 第20页 |
3.3 过渡时期,五邑地区对侨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20-25页 |
3.3.1 扩大加工订货,初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 第21页 |
3.3.2 统购统销与改造私商相结合 | 第21-23页 |
3.3.3 扩展公私合营,迎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到来 | 第23页 |
3.3.4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善后工作的有序开展 | 第23-25页 |
3.4 党和国家以及广东省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五邑地区的侨务政策 | 第25-27页 |
3.5 典型案例 | 第27-34页 |
3.5.1 解放前江门造纸厂发展状况 | 第27-29页 |
3.5.2 解放后江门造纸厂的复苏 | 第29-31页 |
3.5.3 社会主义改造时,江门造纸厂的公私合营到国营 | 第31-34页 |
4 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及其几点思考 | 第34-43页 |
4.1 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 第34-36页 |
4.1.1 大大提高了侨资工商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了五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 第34-35页 |
4.1.2 改变了侨资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第35-36页 |
4.2 当今对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思考 | 第36-43页 |
4.2.1 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4.2.2 五邑地区侨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今的启示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