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1.1 镁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14页 |
1.1.1 镁合金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11-12页 |
1.1.2 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 第12-13页 |
1.1.3 镁合金加工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 高强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2.1 Mg-Al和Mg-Zn系 | 第15页 |
1.2.2 Mg-RE、Mg-Ag和Mg-Th系 | 第15-16页 |
1.2.3 Mg-Y、Mg-Gd、Mg-Sc系 | 第16-20页 |
1.2.4 我国高强耐热镁稀土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 Mg-RE合金的热处理 | 第21-25页 |
1.3.1 Mg-RE合金的固溶处理 | 第22-23页 |
1.3.2 Mg-RE合金的时效 | 第23-24页 |
1.3.3 Mg-RE合金时效后的回复 | 第24-25页 |
1.4 镁合金中加硅 | 第25-27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 | 第28-32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28页 |
2.2 材料制备 | 第28-29页 |
2.3 材料热挤压 | 第29页 |
2.4 材料热处理 | 第29页 |
2.4.1 固溶处理 | 第29页 |
2.4.2 时效处理 | 第29页 |
2.5 材料组织及性能检测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2.5.1 金相组织观察 | 第29-30页 |
2.5.2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0页 |
2.5.3 X射线衍射物象分析 | 第30页 |
2.5.4 DSC分析 | 第30页 |
2.5.5 硬度测试 | 第30页 |
2.5.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0页 |
2.5.7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Si的添加对Mg-8Gd-4Y-Nd-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2-48页 |
3.1 合金成分的确定 | 第32-33页 |
3.1.1 基体的成分确定 | 第32页 |
3.1.2 高模强化相元素的选择 | 第32-33页 |
3.1.3 Si的添加成分 | 第33页 |
3.2 合金的制备 | 第33-34页 |
3.3 Mg-8Gd-4Y-1Nd-Zr(A合金)热处理工艺探索 | 第34-37页 |
3.3.1 固溶工艺探索 | 第35-36页 |
3.3.2 时效热处理 | 第36-37页 |
3.4 含Si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 第37-44页 |
3.4.1 合金铸态微观组织 | 第37-42页 |
3.4.2 合金固溶态微观组织 | 第42-43页 |
3.4.3 合金时效行为 | 第43-44页 |
3.5 合金挤压后的组织与性能 | 第44-46页 |
3.5.1 实验过程 | 第44页 |
3.5.2 微观组织 | 第44-45页 |
3.5.3 挤压材的时效行为 | 第45-46页 |
3.5.4 力学性能及断口分析 | 第46页 |
3.6 结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Mg-Gd-Y-Nd-Si合金设计和制备 | 第48-58页 |
4.1 合金的设计 | 第48-51页 |
4.1.1 Y的含量设计 | 第48-49页 |
4.1.2 Nd的含量设计 | 第49-50页 |
4.1.3 Gd的含量设计 | 第50-51页 |
4.2 A、B、C、D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 第51-55页 |
4.2.1 合金的微观组织 | 第51-54页 |
4.2.2 A、B、C、D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54-55页 |
4.3 E、F合金组织与性能 | 第55-57页 |
4.3.1 Mg-2Gd-10Y-4Nd-3Si(E)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 第55-56页 |
4.3.2 Mg-4Gd-10Y-4Nd-3Si(F)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 第56-57页 |
4.4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不同元素对Mg-RE-Si系合金组织影响 | 第58-68页 |
5.1 材料的制备 | 第58页 |
5.2 不同元素对Mg-8Gd-4Y-1Nd-3Si的添加对合金组织影响 | 第58-61页 |
5.2.1 不同阶段金相 | 第59-60页 |
5.2.2 析出相的研究 | 第60-61页 |
5.3 Y元素的添加对Mg-3Si(质量分数)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61-67页 |
5.3.1 未经Y变质的Mg-Si合金的铸态组织 | 第61-63页 |
5.3.2 经Y变质的Mg-Si合金的铸态组织 | 第63-65页 |
5.3.3 合金的时效与析出相 | 第65-66页 |
5.3.4 Y对Mg_2Si的变质机理 | 第66-67页 |
5.4 结论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