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19页 |
| 第一节 传统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以及研究 | 第10-11页 |
| 一、痤疮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 | 第10页 |
| 二、痤疮的中医辨证分型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痤疮的中医治疗 | 第11-14页 |
| 一、中医针灸疗法 | 第12-13页 |
| 二、中药内服疗法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寻常型痤疮的认识和研究 | 第14-16页 |
| 一、寻常型痤疮的病名、发病特点概述 | 第14页 |
| 二、发病病因 | 第14-15页 |
| 三、发病机制 | 第15-16页 |
| 四、临床表现 | 第16页 |
| 第四节 寻常型痤疮的西医治疗 | 第16-19页 |
| 一、一般治疗 | 第16-17页 |
| 二、外用药物的治疗 | 第17页 |
| 三、内服药物治疗 | 第17-18页 |
| 四、其它疗法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9-29页 |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 一、病例来源 | 第19页 |
| 二、诊断标准 | 第19页 |
| 三、纳入标准 | 第19-20页 |
| 四、排除标准 | 第20页 |
| 五、剔除、脱落、中止实验标准 | 第20页 |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一、病例分组 | 第20页 |
| 二、治疗方法 | 第20-22页 |
|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22-25页 |
| 一、研究对象的脱落、中止等问题 | 第22页 |
| 二、治疗前两组基本资料以及面部皮损积分比较 | 第22-23页 |
| 三、治疗后各项积分比较 | 第23-25页 |
| 第四节 讨论 | 第25-28页 |
| 一、治疗方法选择依据 | 第25-26页 |
| 二、穴位选择依据 | 第26-27页 |
| 三、中药内服方剂选择依据 | 第27页 |
| 四、两组治疗方法比较 | 第27-28页 |
| 第五节 结论 | 第28-29页 |
|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附录 | 第32-34页 |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