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选择性符号执行的补丁验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6-9页
表格索引第9-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 研究内容第15-18页
        1.2.1 课题的研究目标第15-16页
        1.2.2 本文的工作第16-18页
    1.3 本文的内容组织第18-20页
第二章 选择性符号执行技术第20-32页
    2.1 符号执行第20-24页
        2.1.1 基本概念第20-21页
        2.1.2 符号执行工具第21-23页
        2.1.3 工作流程第23-24页
    2.2 KLEE 简介第24-25页
        2.2.1 LLVM 分析框架第24-25页
        2.2.2 KLEE 系统第25页
    2.3 术语简介第25-27页
    2.4 一个典型例子第27页
    2.5 SERAPH 的工作流第27-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rbscope 的生成第32-48页
    3.1 生成 rbscope 的流程第32-34页
    3.2 关注点配置第34-37页
        3.2.1 入口函数配置第34-35页
        3.2.2 复杂补丁处理第35-37页
    3.3 指向分析第37-38页
        3.3.1 基本概念第37-38页
        3.3.2 Andersen 算法第38页
    3.4 调用图的建立第38-40页
        3.4.1 基本概念第38-39页
        3.4.2 调用图的实现第39-40页
    3.5 基于未被调用函数的削减第40页
    3.6 基于可达性的削减第40-41页
        3.6.1 过程内分析第40页
        3.6.2 过程间可达性第40-41页
        3.6.3 基于可达性的削减第41页
    3.7 基于程序影响性分析的削减第41-43页
    3.8 本章小结第43-48页
第四章 补丁验证第48-54页
    4.1 单程序的补丁验证第48页
    4.2 交叉验证第48-50页
    4.3 用户提供的上下文初始化第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4页
第五章 实验与评估第54-60页
    5.1 实验流程第54-55页
    5.2 实验介绍第55-57页
    5.3 实验结果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0-62页
附录 A 前向切片的问题第62-64页
附录 B LLVM 中间代码的一些特点第64-68页
    B.1 控制流和数据流第64-66页
    B.2 LLVM opt 的插件机制第66-68页
附录 C KLEE 的参数配置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语义资源的柔性服务配置框架研究
下一篇:汉语意见文本自动摘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