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八法对原发性肝癌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1-12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1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1.5 剔除标准 | 第12页 |
1.6 脱落及处理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2.1 分组方法 | 第12页 |
2.2 治疗 | 第12-14页 |
2.3 观察项目 | 第14页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3 结果 | 第15-18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15-16页 |
3.2 临床疗效 | 第16-18页 |
3.3 不良反应情况 | 第18页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18-19页 |
5 讨论 | 第19-42页 |
5.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第19-21页 |
5.2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第21-26页 |
5.3 中医对癌痛的认识 | 第26-31页 |
5.4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 第31-42页 |
5.4.1 时间针灸学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5.4.2 灵龟八法的理论基础 | 第32-38页 |
5.4.3 灵龟八法对原发性肝癌镇痛作用的依据 | 第38-41页 |
5.4.4 配穴的理论依据 | 第41-42页 |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综述 | 第52-61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