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其他论文

电针夹脊穴对不同Pfirrmann分级LDH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0-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第12-17页
    一、临床资料第12-13页
        1.一般资料第12页
        2.病例选择标准第12-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5页
        1.治疗方法第13页
        2.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第13-15页
        3.统计方法第15页
    三、结果及分析第15-17页
        1.VAS评分结果第15页
        2.ODI指数结果第15-16页
        3.改良Macnab疗效结果第16-17页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第17-25页
    一、实验目的第17页
    二、实验条件第17-22页
        1.实验动物第17页
        2.动物模型制作第17页
        3.实验动物分组第17-19页
        4.治疗方法第19页
        5.主要试剂与器材第19-21页
        6.观察指标及方法第21-22页
        7.统计学方法第22页
    三、实验结果第22-25页
        1.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第22-23页
        2.各组椎间盘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含量比较第23-24页
        3.各组椎间盘组织中cAMP水平及PKA活性检测比较第24-25页
讨论第25-36页
    一、研究背景及立项依据第25-34页
    二、临床研究结果讨论第34页
    三、实验研究结果讨论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录第42-54页
    附录一 不同Pfirrmann分级退变椎间盘MRI示例第42-44页
    附录二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第44-47页
    附录三 文献综述第47-54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术后恢复的影响
下一篇: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