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退耕还林(草)研究综述第15-18页
        1.3.1 国外退耕还林(草)研究第15-16页
        1.3.2 国内退耕还林(草)研究第16-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8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7页
    2.1 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第21-22页
    2.2 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征第22页
        2.2.1 气候资源第22页
        2.2.2 水资源第22页
        2.2.3 土地资源第22页
    2.3 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第22-24页
    2.4 黄土高原地区的退耕还林概况第24-27页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7-36页
    3.1 数据来源第27-28页
    3.2 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类精度检验第28页
    3.3 研究方法第28-36页
        3.3.1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的模型选择第28-29页
        3.3.2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的变量选取第29-30页
        3.3.3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30-36页
第四章 实证分析第36-52页
    4.1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描述性统计第36-39页
        4.1.1 黄土高原地区2000到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描述性统计第36页
        4.1.2 黄土高原地区2000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描述性统计第36-37页
        4.1.3 黄土高原地区2010到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描述性统计第37-38页
        4.1.4 黄土高原地区2000、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性分析第38-39页
    4.2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影响因素第39-46页
        4.2.1 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到2015年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影响因素第39-40页
        4.2.2 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到2010年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影响因素第40-43页
        4.2.3 黄土高原地区2010年到2015年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影响因素第43-46页
    4.3 黄土高原地区2000-2010年、2010-2015年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差异性析第46-52页
        4.3.1 2000-2010、2010-2015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差异性比较第46-48页
        4.3.2 2000-2010、2010-2015退耕还林(草)效果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第48-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5.1 研究结论第52页
    5.2 对策建议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业化苹果种植户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陕、甘、鲁调查数据
下一篇:农户林地流入行为研究